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又一周,又一个关税最后期限。这次是8月1日周五,除非宣布新的贸易协议或延长截止日期,否则美国将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关键贸易伙伴加征关税。
我们接触的客户对关税话题确实已感厌倦,这种情绪可以理解。截止期限来了又走,关税虽未升至威胁过的最高水平但持续攀升,而经济数据和市场并未崩溃。因此人们很容易认为美国贸易政策已无法撼动市场。
请抵制这种诱惑。关税的演变仍能创造压力与机遇。三大理由如下:
让我们从美国经济情景分析开始:
缓慢增长与顽固通胀仍是最可能结果。我们仍认为最可能出现的是增长放缓与通胀坚挺:虽非衰退,但贸易和移民管控对增长的负面影响将超过放松监管和财政刺激的提振作用。我们认为这种情景发生的概率为40%。
其次,尽管承认存在乐观空间,但这需要贸易限制和移民政策出现缓和,或是财政政策激发“动物精神”。可能性多大?我们给出20%概率。虽然出现了某些顺风迹象,但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
贸易引致经济放缓的概率达40%。考虑到当前有效关税税率,若8月对重要贸易伙伴进一步加税——其中多个伙伴已对既往贸易威胁实施反制措施——很容易导致经济滑向温和衰退。
总之,我们认为美国经济结果偏向放缓,但随着财政状况和赤字问题提前明朗化,严重衰退风险正在降低。这符合我们对各类资产的核心观点,尽管不同市场对这些结果的敏感度存在差异。
对于固定收益市场,我们重点关注利率。关税引发的经济放缓应会触发美国国债价格上涨,因美联储转向鸽派立场的预期日益增强。我们预计,同一动态将推动美元重启今年早些时候开始的贬值趋势,同时海外投资者对冲美元过度敞口的动机增强也将助推这一进程。
股市同样面临差异化格局。我们的美股策略团队认为增长放缓不会打断标普500指数的上涨,归功于美元走弱带来的盈利增长,以及关键行业税收优惠重启带来的短期现金流改善。
但行业对贸易政策敏感度各异:例如工业品和资本货物公司具有定价权,即便成本上升也能受益于国内投资顺风;相反,消费品和零售板块因进口成本上升且定价权有限而更脆弱,需保持谨慎立场。
归根结底,务必克服对关税的疲劳感。它们对市场的重要性仍不可忽视。
以上观点来自摩根士丹利全球固定收益研究主管迈克尔·泽扎斯(Michael Zez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