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当前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最终稳定在略低于特朗普4月威胁水平的区间。但这微妙的差异,已足够缓解华尔街对经济衰退的最深重忧虑。
随着上周末美欧贸易协议的达成,有效关税率(即剔除名义水平后的净影响)预计将落在15%-20%范围。这虽远高于年初个位数的关税水平,但相比4月2日声明可能引发的25%或更高关税率,已然温和许多。
经济学家曾担忧,特朗普在4月2日“解放日”宣言中提出的激进关税,将引爆通胀并导致经济显著放缓甚至衰退。但此后关于关税的末日预言逐渐消退。全球经济增长韧性、关税对通胀的长期影响低于预期、以及金融环境整体宽松,被经济学家视为形势缓和的三大关键因素。
以摩根大通为例,该行已将经济衰退风险从“解放日”水平的60%降至40%——虽仍高于常态,但悲观情绪明显缓解。
“关税本质是对美国采购外国商品加税,但这类税收阻力尚不足以扭转经济扩张势头,”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Bruce Kasman)在报告中指出。与其他机构类似,该行曾预期特朗普关税将引发全球报复性浪潮。“但预期中的全球贸易限制升级,反而转化为美国市场开放的温和步伐。”
在美欧达成15%关税协议后,华尔街评论普遍认同衰退风险正在淡化,尽管关税仍可能显著抑制经济增长。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迈克尔·泽萨斯(Michael Zezas)撰文称:“我们仍认为最可能的结果是低速增长伴随顽固通胀:虽非衰退,但贸易管制和移民政策对增长的负面影响,将超过放松监管与财政刺激的提振作用。”
需要明确的是,贸易谈判的最终结局仍存变数。在特朗普设定的8月1日最后期限前,仍有包括日本在内的多项贸易议题待解,这些都可能催生影响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高额关税。
泽萨斯补充道:“贸易摩擦若继续升级,可能轻易将天平推向温和衰退。总体而言,美国经济更倾向减速轨道,但随着财政状况和赤字问题提前明朗化,深度衰退风险正在消退。”
美欧协议将为美联储本周评估关税对通胀影响提供新素材。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联储始终维持基准短期利率稳定,主因决策者对关税通胀效应持谨慎态度。市场预计周三结束的议息会议不会采取行动,但将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意向——这取决于最终有效关税率的落点。若经济走弱同时通胀受控,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将显著提升。
花旗经济学家安德鲁·霍伦霍斯特(Andrew Hollenhorst)指出:“虽然有效关税率较年初显著提升,但随着主要贸易伙伴关税稳定在15%附近(远低于4月2日提议的更高税率),市场和美联储官员将愈发确信,其对增长的拖累和通胀上行风险都将保持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