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各国贸易代表正在紧张进行最后谈判,以避免美国自本周五凌晨起征收惩罚性高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确定对大多数主要贸易伙伴征收的新关税税率,而其他国家则仍处于不确定状态中。
白宫一位官员证实,特朗普计划于当地时间周四签署新的行政命令,对一些未能在他设定的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的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
这可能涵盖多个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包括加拿大、墨西哥等。这让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官员纷纷尝试在最后时刻争取协议或延期,尽管多数人对此并不抱希望。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美国谈判人员正在像榨柠檬一样榨干台湾。美国想全面进入台湾市场。”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白宫坚持特朗普将如期执行关税措施,不会再次延期。自4月2日首次启动所谓“对等”关税以来,特朗普此前已经两度延后执行时间。
“8月1日就是8月1日——坚定不移,绝不延期。对美国来说是个大日子!!!”特朗普周三在自有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写道。
随后,特朗普又连续采取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贸易动作:签署行政命令将对巴西的关税提高至50%,对半成品铜产品设立新关税,并取消海外低价包裹的关税豁免。他还宣布与韩国达成初步协议:韩国将对美国投资超3500亿美元、购买逾10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并降低关税壁垒,作为回报,美国将对韩国产品征收15%的关税。
特朗普还宣布与巴基斯坦达成另一项协议,称“美巴将共同开发其巨大的石油储备”,但并未提及是否会降低对该国的关税。
此前,特朗普通过征收高额新关税的威胁,已与日本、欧盟、英国、韩国及若干快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达成初步贸易和投资协议,关税设定在15%至20%之间。
白宫确认,特朗普计划最迟在当地时间周四午夜前签署新行政命令,以正式执行已商定的关税协议,并避免这些协议退回到4月宣布的原始关税水平。一位官员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是否会举行公开仪式宣布这场全球贸易战的“胜利”,或只是私下签署命令后发布。
根据采访,目前尚未与特朗普政府就降低4月2日关税达成协议的六国官员表示,尽管他们已作出诸多让步,但在大限前仍不乐观能够达成协议。他们一致认为,更高的关税将严重打击本国依赖出口至美国的企业。
“他们其实没什么可以做的,”前美国贸易谈判官马克·林斯科特(Mark Linscott)说。“如果一个国家太小,不值得被专门谈判,那就只能接受美国给的条件,然后再想办法怎么缓解冲击。”
财政部长贝森特周二在CNBC受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不过他淡化了影响。“即便这些关税恢复生效几天或几周,也不至于世界末日,只要各国在继续推进谈判,并真诚协商。”
今年4月初,特朗普曾短暂对近60个贸易伙伴实施10%至50%的“对等”关税,随后暂停90天,并将原定7月8日的期限延至8月1日。他还向20多个国家发出信函,威胁将实施不同甚至更高的关税。32个在4月初被征税的国家没有收到此类信函。
周三上午,特朗普宣布将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印度原本未被设定税率。符合典型“特朗普风格”的是,他随后又暗示,可能在周五前与新德里保留一定谈判余地。
另外还有22个国家已收到信函,明确8月1日起将适用新关税,但这些国家似乎并未接近达成协议。名单中既有与特朗普政府谈判陷入停滞的重要贸易伙伴,如台湾,也包括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等面临高达50%关税的小国。此外,还包括美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北美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加拿大总理卡尼本周派出其高级幕僚及其他贸易官员前往华盛顿谈判。墨西哥总统辛鲍姆本周早些时候表示仍希望在周五前达成协议。但“这几乎是不现实的幻想,”美国驻墨西哥商会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佩德罗·卡萨斯·阿拉特里斯特(Pedro Casas Alatriste)说,尽管他补充,“我仍抱有一丝希望,也许会有转机。”
各方的“不急”情绪部分源自目前大多数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产品,只要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要求,仍可免于征收关税——这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重签的北美贸易协议。
一位加拿大官员称:“加拿大在USMCA中享有非常重要的豁免条款,对美国本身也有利,这可能给加拿大争取一个合适协议的空间,而不是仓促签约。”
白宫官员直言,目前他们的主要焦点是在与少数大国谈判,而对其他国家则是直接下通知、定税率。
“我们现在在跟其他一些国家谈判,剩下的国家我们就是直接寄张账单,告诉他们你要交多少关税。”特朗普周三在白宫对记者表示,“显然这涵盖了大部分国家,因为你知道,这世界上有几百个国家。”
然而,与部分大贸易伙伴的谈判仍陷入泥淖。
台湾的谈判人员已努力数月试图避免高达32%的关税。他们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进行贸易谈判,另一方面承诺加购美国商品,包括农产品、液化天然气与武器,以削减其对美73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本周谈判仍在华盛顿持续,但尚未取得突破。
“我认为每一位领导人都面对这样的两难:要亲自和总统谈判,并预期他会提出比谈判代表们谈过的更多让步。”林斯科特说,“而一旦达成协议,(特朗普)就会大肆宣称美方获得了巨大成果。”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将某些国家关税提升至50%,主要理由是美国从这些国家进口远多于出口。像莱索托、马达加斯加这样的非洲小国的处境尤为不利,这些国家通过《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对美出口纺织品,但进口的美国产品极少。
较大的贸易伙伴如瑞士也面临困扰。瑞士政府对美国产业品不征关税,但由于瑞士出口到美国的大量药品、高端机械等商品,导致贸易逆差较大。
美国—瑞士商会首席执行官拉胡尔·萨赫加尔(Rahul Sahgal)表示,瑞士的许多消费品牌(例如运动鞋品牌On)尚能承受10%的关税,但如果提升至31%,多数企业将难以应对。
瑞士与特朗普政府的谈判仍在进行中,但萨赫加尔指出,瑞士全国只有880万人口——相当于纽约市人口,要通过增加进口美国产品来重塑贸易平衡,几乎不可能。
“即使我们每天都吃一块牛排,每三天喝一瓶波本威士忌,还买一辆哈雷摩托,也几乎改变不了贸易逆差。”萨赫加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