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高盛:美联储有望在秋季重启宽松周期
高盛资管公共投资首席投资官Ashish Shah表示,正如预期那样,沃勒与鲍曼两位美联储理事成为鸽派异见者,而FOMC多数成员更倾向观望夏季通胀走势。未来两个月数据至关重要——若关税引发的通胀压力被证实只是暂时现象,我们认为美联储有望在秋季重启宽松周期。
2. 杰富瑞:美联储有意降息,但需就业数据放缓来“开绿灯”
市场几乎一致认为,美联储将在今日把基准利率维持在4.25%至4.5%不变,但在此之后市场对政策路径存在分歧。杰富瑞首席经济学家Mohit Kumar表示:“在我们看来,美联储有意将利率从当前水平下调,但仍需就业数据出现放缓迹象来‘开绿灯’。一旦就业数据显现疲态,他们将会启动降息。”
3. 瑞银:英国央行可能在8月会议上上调通胀和经济增长预期
瑞银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说,英国央行可能会上调英国2025年的通胀和经济增长预期。他们说,鉴于6月份通胀数据高于预期,英国央行可能会将其对2025年英国通胀的预期从3.3%略微上调至3.5%。瑞银表示,在一季度GDP增长高于预期之后,增长预测也可能会被略微上调。“与英国央行5月份的假设相比,我们预计能源价格和有效英镑汇率将被上调,而政策利率假设可能基本保持不变。”
4. 巴克莱:特朗普关税威胁加剧印度卢比下跌风险
巴克莱银行亚洲外汇及新兴市场宏观策略主管米图尔·科特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特朗普威胁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可能给印度卢比带来更多压力。在关税威胁消息传出后,卢比已出现大幅下跌。数据显示,美元兑卢比汇率反弹幅度超出预期,但2月触及的略低于88.00的高点仍是强劲阻力位。此外,从技术面看,卢比短期已呈现超卖状态。
5. 法国外贸银行:预计美债收益率曲线中期内将趋陡
法国外贸银行策略师克里斯托弗·霍奇和约翰·布里格斯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该行仍预计美债收益率曲线将在中期内趋于陡峭化。“从利率角度来看,此次会议并未带来太多足以改变我们中期内整体观点的新信息。” 预计收益率曲线的陡峭化将主要由短期利率的下降速度快于长期利率所推动,且这一过程将更多地集中在今年晚些时候显现。这一预测基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于10月启动降息,并在2026年6月前将政策利率降至2.75%-3.00%区间。除了即将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和CPI数据外,本次会议的纪要也尤为重要,将于8月20日发布,恰逢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前夕。
国内
1. 招商宏观:只要通胀缺口高于就业缺口美联储就难以降息
招商宏观研报称,鲍威尔仍担忧滞胀风险,意味着只要通胀缺口高于就业缺口美联储就难以降息。6月美联储对滞胀风险给出前瞻判断,7月延续这一基调,鲍威尔对“胀”的担忧明显高于对“滞”的担忧,最重要的表述是“当前通胀高于目标水平,就业处于目标水平,因此政策应保持适度限制性”。鲍威尔需要确认的是关税通胀冲击完全反映。
2. 民生证券:鲍威尔展示了既“鹰”又“鸽”的一面
民生证券研报称,7月议息会议是一次重要的尝试。鲍威尔展示了既“鹰”又“鸽”的一面,“鹰”在于对于降息仍不松口,对于压力也不低头;“鸽”在于美联储政策转向的门槛降低了——未来两个月(9月议息会议前)的数据若不佳,也能成为降息的理由,而这在之前几年是不够的。不过从目前看,市场更看重“鹰”派的一面,隔夜美元指数大涨一度接近100;但值得注意的是让预期反转,可能只需要一次不及预期的非农数据。展望未来,如何客观评估后续的美国宏观基本面,对于联储和市场都至关重要。对于9月FOMC,我们和市场观点一致,降息是基准情形。
3. 银河证券:房地产行业估值或迎来整体修复带来β机会
7月31日,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在政策效果逐渐展现的基础上,中国房地产行业估值或迎来整体修复。头部房企可能凭借融资成本较低和核心区域高市占率的优势,实现运营改善。 这或通过估值修复带来整体的β机会。
4. 华泰证券:美联储9月能否降息主要取决于7-8月经济数据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鲍威尔讲话未能提供9月降息的指引,发言偏鹰派。基本面方面,鲍威尔强调就业市场较为稳健(solid),但承认存在下行风险。利率指引方面,鲍威尔未对9月降息给出明确指引,强调降息决策取决于后续数据。往前看,美联储9月能否降息主要取决于7-8月经济数据。维持美联储仍有可能在9-12月降息两次的判断。但是,如果就业和通胀数据强于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或进一步回撤。近期关注周五(8月1日)将公布的新增非农就业数据。
5. 中信证券: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议息会议上再度降息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美联储2025年7月议息会议维持政策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鲍威尔发言未透露出太多9月利率调整的前景。本次记者会最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对关税通胀的判断再次发生变化,“关税通胀是一次性的”是鲍威尔当前认为的合理的基准情形。在“关税通胀是一次性的”假设叠加美国经济增长弱于去年的情况下,“适度限制性的”利率政策应当减少限制性。维持此前观点,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的议息会议上再度降息。
6. 中信证券:政策信号明确,关注医疗器械拐点机会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近来高层多次明确提出“反内卷”、“集采优化不再唯低价论”等原则,支持创新药械产业发展,产业政策拐点信号明确,医疗器械板块估值和业绩有望迎来修复,重点提示关注医疗器械拐点投资机会。建议从国内集采优化受益+出口持续突破维度进行布局。
7. 中信证券:预计长周期下境外机构将继续增持人民币债券资产
中信证券研报称,往后看,7月“反内卷”政策风向下通胀预期再起,利率债市场遭受冲击。后续待股、商两市情绪企稳后,长债可能存在配置机会。叠加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去美元化”趋势推动外资对于资产多元化配置需求的长期逻辑,预计长周期下境外机构将继续增持人民币债券资产。对于汇率而言,尽管债市的外资流动有所波动,但外资增持权益市场、中美贸易磋商预期平稳、央行稳汇率政策张弛有度,预计人民币汇率短期将维持韧性。
8. 中信证券:货币政策不再提“适时降准降息”,总量工具可能仍在政策成效观察期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取向不变。相较于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总量工具方面,本次会议不再提及“适时降准降息”;在降成本目标方面,新增“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的表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不再提及“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而是要求“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多聚焦于对现有工具使用的关注。明明预计,中国人民银行仍将维持稳中偏松的政策取向,总量工具可能仍在政策成效观察期,未来降准降息的空间和节奏或取决于本轮经济和信用修复进度。(上证报)
9. 招商宏观:只要通胀缺口高于就业缺口美联储就难以降息
招商宏观研报称,鲍威尔仍担忧滞胀风险,意味着只要通胀缺口高于就业缺口美联储就难以降息。6月美联储对滞胀风险给出前瞻判断,7月延续这一基调,鲍威尔对“胀”的担忧明显高于对“滞”的担忧,最重要的表述是“当前通胀高于目标水平,就业处于目标水平,因此政策应保持适度限制性”。鲍威尔需要确认的是关税通胀冲击完全反映。
10. 华泰证券:AI进入落地新阶段,服务器和机器人产业火热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基于本次WAIC 2025实地调研,对AI大模型产业链形成四个判断:1)行业进入Token增长驱动的新阶段,AI Agent在垂直场景应用显著丰富,涵盖办公、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关注应用落地机会;2)服务器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各厂商重点推广基于大模型的后训练和推理算力服务,技术迭代带来重估机会不变;3)生成式AI发展呈现2B领先2C、应用领先终端的特征,B端商业化进展明显快于C端消费级产品;4)国内外厂商形成良性竞争推动行业进步。
11. 国泰海通:政策依旧留有后手,密切关注外部风险可能的反复和国内基本面的变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2025年10月召开中共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并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表示,展望未来,政策依旧留有后手,密切关注外部风险可能的反复和国内基本面的变化。一方面,中美博弈的缓和以及上半年经济数据好于预期降低了短期出台增量刺激政策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对宏观政策连续性、灵活性、预见性的要求表明政策依然留有后手,若下半年外部风险再次加大或基本面压力增加,均有可能“适时加力”增量政策。此外,也应密切关注“十五五”规划中确定性的产业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