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在与美国大公司打交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总毫不顾忌地扮演着“首席微观管理者”(micromanager in chief)的角色。
周四,特朗普将其指挥企业老板如何经营公司的偏好推向新高度,公开呼吁英特尔首席执行官辞职。此举并不出人意料:他曾要求底特律汽车制造商不涨价,还勒令沃尔玛“承担关税成本”,向华盛顿指挥官橄榄球队施压要求改名,希望可口可乐用蔗糖而非玉米糖浆。
所有这些干预都给企业领袖带来风险——他们本以为已大致摸清特朗普的路数。公开奉承和高调宣布在美国投资,本应能安抚总统,让企业免于出现在他的“真实社交”帖子中。但这位共和党总统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介入从制药、银行到制造业等多个行业的商业决策。
企业高管和顾问们表示,既然总统可以要求一位首席执行官“下课”,人们就理所当然担心他会将矛头指向其他让他不满的人。
“美国总统要求一家大公司的董事会解雇其首席执行官,这是错误的,”医疗设备制造商美敦力(Medtronic)前首席执行官比尔·乔治(Bill George)说,他仍与各行业高管保持联系。
在特朗普发帖批评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的同一天,他还通过行政令强迫银行与更多保守派及其他政治盟友开展业务。一天前,他豁免了苹果等科技公司的半导体新关税——条件是它们增加在美国的投资。
“特朗普总统一直致力于让美国成为全球最适合经商和投资的地方,”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Kush Desai)说,“随着政府调整政策以‘美国和美国人优先’,企业也应紧随其后。”
近几个月来,他推动制药公司降价,还威胁汽车高管若因关税涨价就采取行动。其政府在第二任期伊始就针对企业的多元化、公平与包容(DEI)项目,威胁要调查实施“非法DEI”的机构。
6月,为批准日本新日铁与美国钢铁的合并,特朗普争取到“黄金股”——这让总统有权任命新日铁美国董事会成员,并批准现有美国工厂的任何关闭计划。
历史学家表示,即便对特朗普而言,公开呼吁一家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立即辞职”也是新鲜事。这种策略符合他公开针对想要影响之人的模式:此前他曾这样对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本周又将矛头对准英特尔。
“这无疑不是现代美国政治中常见的做法,”霍夫斯特拉大学总统研究中心主任米娜·博斯(Meena Bose)说,“这是政府在扭曲经济利益。”
一些企业领袖表示,最让他们不满的是,特朗普要求罢免一位美国高管,却未详细说明其不当行为的证据。另一些人则称,他们更希望特朗普与英特尔董事会私下解决问题。
“他有权说想说的话,但‘有权说’和‘在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体系中这么做是否正确’是两码事,”医疗公司百特国际(Baxter International)前首席执行官哈里·克拉默(Harry Kraemer)说,他现在是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领导力教授。
包括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在内的美国前总统,曾因企业不遵守劳工协议或为维持关键产业运转而接管企业。2009年,奥巴马政府在救助底特律汽车制造商时,曾劝说通用汽车时任首席执行官里克·瓦格纳(Rick Wagoner)辞职——他与特朗普的关键区别在于,当时政府是通用汽车的大投资者。
美敦力前首席执行官乔治表示,除非陈立武不当分享技术或有违法行为,否则英特尔应按原计划行事。如今更换领导层,将进一步推迟这家对美国半导体行业至关重要的公司的复苏。
首席执行官们曾通过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俱乐部讨好特朗普、聘请与他有联系的新说客、避免发表可能冒犯政府的公开言论等方式争取他的支持。但企业领袖们称,特朗普的最新举动让局面更难应对。
“我对这种行为真的很反感,”拉弗·滕格勒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投资官南希·滕格勒(Nancy Tengler)说。要求首席执行官辞职,暗示政府最清楚企业该如何运营。“我认为这不属于总统的职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