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难让普通投资者长期远离市场,至少在当前环境下如此。
今春面对关税动荡引发的市场震荡,个人投资者纷纷进场抄底。他们不仅推动美国股市反弹至创纪录水平,甚至让模因股(meme)交易重焕生机。对许多华尔街专业人士而言,这尤其是科技巨头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之际的市场泡沫信号,令人联想起互联网泡沫时期。
但散户投资者的韧性或许不止是盲目乐观的体现。他们坚守股市的决心可能比许多资深人士预想的更为持久,这种特质或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冲高飞个股的均值回归过程。
为何说这不仅是短暂趋势?首要原因是投资者群体已完成代际更替。记得互联网泡沫破灭甚至金融危机的人正越来越少。相反,当前这代年轻投资者自开设首个证券账户以来,经历的多是晴空万里的市场环境。他们在超低利率时代成年,见证着市场持续单边上扬。
早期投资便斩获颇丰的经历,激励着许多人承担更大风险,也培养了他们面对动荡时的持仓定力。2022年美联储加息期间,标普500指数暴跌19%(创2008年以来最差表现),但这未能改变散户的抄底倾向。EPFR数据显示,当年美国股票型共同基金和ETF(通常是家庭投资者的避险选择)仍录得270亿美元净流入。
坚守者很快获得厚报:随后两年成为标普500指数25年以来表现最佳的时期。更近的案例是,8月初因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引发的市场下挫迅速企稳。摩根大通数据显示,4月特朗普宣布“解放日”关税后标普500连续两日累计下跌约5%时,散户创纪录地大举买入。EPFR统计显示,截至4月9日当周美国股票基金吸金310亿美元,这其中就包含“解放日”后的剧烈波动。
与年轻群体不同,年长的千禧一代及其前辈经历过更黑暗的市场时期。以金融危机为例,EPFR数据显示投资者在2008年从美股基金撤资近500亿美元,即便在2009年3月市场触底后仍连续四年持续撤资。这些抛售者错过了标普500指数创立以来最长牛市的起点。而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该指数花费约七年才重返新高。
如今,坚持留在市场的人见证了财富的膨胀。标普500指数已成为许多美国人财富增长的实时晴雨表,表现远超房产或债券等资产。富达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其平台401(k)百万富翁数量达53.7万,创历史纪录。Ned Davis Research首席美国策略师埃德·克利索尔德(Ed Clissold)指出,股票占家庭金融资产比例在今年一季度飙升至36%,创1950年代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
“成功经验给了人们勇气,”资深市场观察家、Leuthold集团前首席投资策略师吉姆·保尔森(Jim Paulsen)表示,“你会开始觉得‘这就是游戏规则,我能承受回调’。”
这种变化伴随着更广泛的社会转型:对许多美国人而言,交易和投资已演变为娱乐活动。群聊里充斥着对体育赛事、热门股票的讨论,人人似乎都知道通过加密货币一夜暴富的案例。伴随对赌博态度转变的是技术进步——如今交易各类资产变得更便捷、成本更低。部分券商甚至尝试“游戏化”投资体验,在应用中植入赌场般的视觉设计,同时提供期权和预测市场等高杠杆交易工具。
这使得散户投资者持续活跃,并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摩根大通数据显示,近期散户占期权交易总量的比例维持在20%左右,甚至超过2021年模因股狂潮时的峰值。杰富瑞集团统计表明,他们约占股市成交量的五分之一,虽略低于2021年高位,但已是2010年水平的两倍。
当然,所有牛市终将落幕。估值越高,坠落时的冲击往往越剧烈。但如果投资者心理确实发生本质变化,市场或许存在被低估的缓冲机制——这些新晋多头可能像昔日的空头一样,在众人抛售时逆势进场。嘉信理财最新调查显示,约80%客户表示未来数月若市场波动将计划加仓。这种坚持投资的冲动,其强度和持久度或许远超许多市场参与者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