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瑞银:上调标普500指数目标,但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将下跌
瑞银策略师巴努·巴韦贾将标普500指数2025年年底的目标点位上调至6100点,并将2026年的目标点位设定为6800点。尽管美国经济和企业表现优异,且关税风险有所缓解,但瑞银预计,由于经济增长放缓,该指数2025年底将低于当前水平,然后在2026年末实现复苏。
2. 美银:通胀持续超目标叠加关税上调,美联储9月降息理由不足
美国银行在最新研报指出,美联储应克制在9月政策会议上降息的冲动,近期经济数据并不支持过早启动宽松周期。该行强调,支持降息的决策者低估了劳动力供应冲击的影响以及通胀的顽固性——当前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报告警告称,最新关税上调可能对物价造成“更剧烈且更持久的冲击”。“若在9月降息,可能面临通胀尚未见顶就开启宽松周期的风险,”美银分析团队写道,并维持其“今年不会降息”的基准预测。该行特别指出,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下修增加了所谓“被动降息”的可能性——即由劳动力市场恶化而非抗通胀取得成效所驱动的利率下调。
3. 汇丰:对美联储政治倾向的解读可能决定美元走势
汇丰银行全球外汇研究主管Paul Mackel表示,美元的走势可能取决于市场对美联储政治倾向的解读。美联储的下一步货币政策举措以及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人选都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美联储能够逐步降息,这将支持汇丰银行的核心观点,即美元兑多种货币将逐步走弱。然而,如果市场开始担心美联储受到的政治干预,美元的走势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跨资产波动率的变化以及美国长期债券收益率的走势。在形势不妙的情况下,美元兑欧元、日元、瑞郎和人民币等核心货币最初可能会走弱。
4. 荷兰国际:7月核心CPI月率若为0.3%,美联储9月将有降息空间
美国7月CPI数据将于8月12日20:30公布,若数据显示通胀降温,可能会巩固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但如果有迹象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正在加剧物价上涨,美联储可能会暂时维持利率不变。荷兰国际银行外汇策略师Francesco Pesole表示,在明天的数据公布之前,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出现鹰派意外的门槛更高了。鉴于劳动力市场的恶化,核心CPI月率若如预期录得0.3%,将为美联储提供降低利率的空间。
5. 三菱日联:美国对印度征收50%关税,将使印度GDP下降1%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表示,如果美国持续对印度商品征收50%的关税,美元/印度卢比汇率可能在2026年6月前攀升至89.50。这意味着印度卢比兑主要货币对的表现将明显逊于其他货币对。美国对印度25%的对等关税已经生效,另外25%的关税将于8月28日生效。三菱日联金融集团表示,过去一周的事态发展表明,随着双方贸易立场的加强,达成将对等关税下调的贸易协议的可能性大大降低。50%的关税可能会使印度GDP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印度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多财政和信贷相关措施来应对。
6. 荷兰国际银行:英国就业数据或疲软,但英镑料不受影响
荷兰国际银行外汇策略师Francesco Pesole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周二公布的英国就业数据可能弱于预期,但这可能不会对英镑造成实质性影响。他表示,正如近期所见,未来几个月就业数据可能会被上调。英国央行在上周四的会议上也对就业市场放缓持轻松态度,并勉强批准了降息。这些因素意味着市场可能会更加谨慎地对待这些数据。
7. 德商银行:若投资者因不确定性减少对美债投资,美元或面临下跌
德国商业银行的分析师Thu Lan Nguyen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如果不稳定和不可预测的美国政策使外国投资者不太愿意购买美国国债,美元可能会走软。她指出,一直以来外国投资者慷慨地向美国提供资本,使美国能够自由地使用这些资金。这些投资为外国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推动其财富增长,同时也增加了美国的对外债务。她警告称:“如果外国投资者因担心回报降低而不再愿意向美国提供资金,可能会引发痛苦的去杠杆过程。”这一过程将伴随着美元的大幅贬值。
8. 道明证券:澳洲联储料降息25个基点,经济预测或为后续降息提供依据
道明证券指出,鉴于年化截尾通胀率已稳居澳洲联储2-3%目标区间,且整体就业数据近两月持平,我们预计澳洲联储将一致通过降息25个基点至3.60%的决议。此次决议将伴随最新经济预测更新,我们预计GDP增速预测将小幅下调,失业率预测有所上调,而截尾通胀率预测将维持不变。我们预期GDP预测下调和失业率预测上调将为后续降息提供依据。但若澳洲联储维持截尾通胀率预测在2.60%不变,市场可能会下调对2025年货币政策声明会议间降息的预期,并降低对现金利率跌破3.10%的押注。因此,我们预计市场将呈现温和鹰派反应,收益率曲线趋于平坦化。
国内
1. 中金:美国经济面临“类滞胀”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当前美国经济正在步入“双高”时代——关税与利率或都将长期维持高位(high for longer)。我们认为这一组合将带来“类滞胀”压力:从“滞”的角度来看,关税本质上是一种税收,它会推高进口商品成本,增加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负担。若关税成本由企业承担,则会导致利润下降、投资与招聘意愿减弱;若由消费者承担,则会削弱购买力,抑制消费支出。无论谁承担,最终结果都是抑制总需求。与此同时,美联储因担心通胀而迟迟未能降息,导致利率居高不下,抑制了利率敏感型行业、尤其是房地产的复苏。这将加大美国增长放缓压力,劳动力市场也随之承压。
2. 国泰海通:8月维持对A股与美股的战术性超配观点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8月维持对A股与美股的战术性超配观点。近期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持续主导大类资产定价,风险资产显著优于避险资产,权益>商品>债券。对经济景气预期持续上修、国家高度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市场流动性稳定、风险偏好逐渐改善以及微观交易结构稳固优化的A股高度乐观。对经济衰退短期难以证实且降息概率增加的美股相对乐观。
3. 国金证券:高质量数据将是拉开化工企业AI布局的关键
国金证券指出,AI垂类应用正加速向化工全链条渗透:设备端聚焦“AI+机器人”高危巡检;研发端看好“AI+自动化实验”驱动的分子发现及工艺优化;产品端关注AI辅助配方升级与新材料迭代。人工智能系统的性能取决于其所依赖的数据,高质量数据将是拉开化工企业AI布局的关键。
4. 中信建投:继续看好机器人板块整体行情
中信建投指出,近期各地发布机器人相关产业支持政策,给予一定产业补贴或消费补贴。世界机器人大会依旧保持空前的热度,国产机器人百花齐放。产业链相关的灵巧手、关节模组零部件、传感器等环节均有多种方案齐头并进,有望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迭代。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的进步正不断被看到,后续仍有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智元机器人合作伙伴大会、Optimus三代机发布、国产机器人招投标等潜在催化值得关注。继续看好板块整体行情,推荐产业趋势更优、放量更快的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
5. 天风证券:险资或将持续为银行股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险资对银行股的增配空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新增保费投资A股带来的增量资金。二是用足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带来的增量资金。总之,无论是监管引导下新增保费入市,还是提升存量资产中权益配置比例,险资或将持续为银行股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资金面驱动下银行股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6. 中信证券:苹果追加1000亿美元在美投资,看好果链公司估值修复
中信证券指出,8月6日晚,根据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苹果公司CEO库克共同宣布,苹果公司将承诺对美国国内制造业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这是苹果进一步规避硬件产品未来面临惩罚性关税的措施。当前A/H股果链代表公司估值较低,看好果链阶段性利空落地带来的情绪修复;也看好苹果2025年—2027年的硬件创新周期。建议重点关注有苹果业务贡献基础业绩,同时卡位AI业务、折叠屏、机器人等新领域的公司。
7. 中信证券:宁德时代宜春锂矿停产,锂价有望大幅上涨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停产,停产时间至少三个月。测算该事件将导致国内锂供应量减少8300吨/月,占国内锂月度供应的8%,导致月度供需平衡转为短缺,因此推动锂价大幅上涨。宜春部分锂矿仍存合规性风险,产能合计为18.5万吨LCE/年,占全球锂供应的12.5%,全部停产或导致全球锂供应短缺。国内锂电需求维持旺盛,海外锂盐进口量减少,预计锂价仍会维持涨势。
8. 兴业证券: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发展,3C设备需求有望进入上行期
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3C设备行业涵盖计算机、通信及消费电子三大领域,产业链覆盖前段零部件加工、中段模块封装及后段整机组装测试,其发展与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产品的迭代紧密相关。2024年随着iPhone 16的AI操作系统面世,苹果开启库克定义的“创新纪元”。展望后续,随着硬件端模块迭代加快、产线自动化改造持续推进、折叠屏发布等,3C设备需求或将进入上行周期。
9. 国盛证券:政策查处超产背景下,焦煤底部大概率得以确认
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政策通知要求年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公告产能,月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公告产能的10%。该行此前亦提及“深陷价格下行泥潭已久,市场持续探底无果,情绪亦降至底部,黎明前的黑暗尤为煎熬。但转折的契机正在裂缝中透出微光,部分产能已陷入亏损,成本支撑逐步显现,只待政策甘霖便可破土重生”。本次查处超产便是这政策甘霖,是煤价自21年~22年见顶回落以来,首次针对供应端采取一定措施,使得煤价具备了见底反转的必要条件。
10. 招商宏观:如果限产措施从行业自律层面上升至国家部委层面,那么价格水平回升的斜率将更加陡峭
招商宏观研报称,目前看,针对价格战的治理措施尚未完全起效,CPI消费品和PPI生活资产同比依然表现较弱。往后看,若CPI和PPI环比继续保持改善态势,那么在下半年低基数的影响下,同比增速有望逐步改善。如果限产措施从行业自律层面上升至国家部委层面,那么价格水平回升的斜率将更加陡峭。总之,下半年外贸和价格的第一份数据反映的情况整体好于预期,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的背景下,进口需求持续改善与价格环比增速反弹均反映了前期政策效果。下半年居民增收减负政策继续出台,反内卷工作将全面铺开,有助于继续缓解投资需求下滑对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