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美联储在就业与通胀目标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许远不如眼下的两难局面令人担忧:到底该优先关注疲软的房地产市场,还是炙手可热的AI基础设施投资。
从多数指标来看,美联储仍未实现2%的通胀目标,无论是市场还是家庭的通胀预期,都缺乏对其短期内实现目标的信心,更别说还要计入关税带来的物价影响。
至于劳动力市场,是否已经实现目标同样模糊。一方面出现一些裁员和温和增长的初请失业金人数,但规模不大;另一方面整体失业率依然很低。不过,这种低失业率并不一定代表经济健康,而很可能是因为移民停滞和劳动力短缺,导致可用的工人数量减少,从而使失业率被“压低”。
撇开强烈的政治压力,这些常规指标都不足以支撑美联储迅速恢复大幅降息,甚至不足以支撑其采取任何宽松措施。
然而,美联储下一步的困境,或许最能通过人工智能热潮与日渐疲软的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对比来体现。
若现在放松货币政策以支撑房地产市场,极有可能进一步推高科技资本开支狂潮,令美联储更无可能实现通胀目标;但若维持高利率来抑制AI行业的过热,则可能让占GDP逾一成的房地产板块陷入更大困境。
本月,美国房屋建商信心指数跌至两年半以来最低水平,超过三分之一的住宅建筑商降价,三分之二推出各种优惠措施,以吸引被高企的房贷利率吓退的买家。新房库存接近2007年底以来的水平。
尽管7月新屋开工有所回升,但总开工许可却下降2.8%,创五年新低。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源自此前的超低利率时期所造成的“房主僵局”。
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数据,截至8月8日当周,30年期固定房贷利率已降至四个月低点6.67%,但仍比现有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高出逾2.5个百分点。
由于房贷无法在不同房产间转移,拥有低息贷款的房主不愿卖房换房,因为一旦置换,就必须承担明显更高的新贷款成本。这种情况导致二手房的中位数售价史上首次超过新房售价。
这种扭曲现象成为特朗普政府急于推动降息的理由之一。
但凯雷集团全球研究主管杰森·托马斯(Jason Thomas)指出,美联储还必须考虑另一项房地产趋势:数千亿美元正涌入与AI相关的数据中心,且未来承诺投资以万亿美元计,而这一行业的高速扩张有望进一步加快。
托马斯认为,庞大的AI建设对资本的巨大需求,再加上未来三年联邦财政赤字预计将超过GDP的6%,意味着若此时降息,可能引发整个经济的严重过热风险。
他在周二撰文写道:“问题不在于高利率是否‘挤出’了住房等利率敏感型行业。显然,它们的确被挤出了。决策者要思考的是,为实现物价稳定目标,需要多少挤出效应。”
他总结道:“事实是,高利率已使住房相关收入和支出承压,但美联储依然未能实现通胀目标。那么,一旦降息引发房地产行业反弹,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当然,美联储制定的政策通常需要至少一年才能显现明显效果,它或许会认为届时经济状况已然不同。疲弱的房地产市场可能带来更高的失业率,关税上升或许会引发消费者收缩开支,抑或AI投资可能放缓。
但现在就提前应对这些结果,更多依赖的是信念上的“巨幅跳跃”,而非科学预测。通胀预期与长期债市可能会对仓促的宽松举措作出严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