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长霍华德·勒特尼克(Howard Lutnick)周二在接受CNBC采访时确认,政府正在与陷入困境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INTC.O)谈判,计划持有其10%的股权,并表示政府也可能考虑在其他公司中持股。
此番言论引发业界担忧,担心政府可能会要求对台积电(TSM.N)、美光科技(MU.O)和三星(Samsung)等大型芯片制造商持股。上月,政府刚刚收购了一家稀土材料生产商15%的股份。
勒特尼克对CNBC表示:“拜登政府简直是在白送钱,白送给英特尔、白送给台积电,还有所有这些公司。特朗普总统则将其转化为:‘嘿,如果我们要给你钱,我们也要分一杯羹。’”
知情人士透露,台积电高管已进行初步讨论,如果政府要求成为股东,公司可能会考虑退还补贴。台积电此前获批最高66亿美元补贴,用于其在亚利桑那州的大型基地,该基地在2024年底已开始生产先进芯片。台积电同意在亚利桑那建厂是拜登政府施压的结果,但知情人士称,台积电从未严重依赖美国的财政支持。台积电对此拒绝置评。
这位政府官员周四表示,政府并不打算要求像台积电和美光这样增加投资的企业交出股份。未能提升投资承诺的企业,则可能需要以股权换取补贴。
这位官员说:“商务部无意从台积电和美光手中获取股权。”
勒特尼克一直要求获得《芯片法案》资助的企业进一步加大在美国的总投资,以便为纳税人争取更有利的条件。该法律授权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补助、贷款和其他形式的补贴,旨在推动包括英特尔、台积电在内的公司在美国建设半导体制造产能。
这一做法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根据企业在美投资力度来“奖惩”科技公司的路线。特朗普总统最近表示,在美国投资更多的企业可获豁免于约100%的芯片进口关税。
特朗普在私营部门的干预,引发企业高管的焦虑,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政府目前正在对英伟达(NVDA.O)和AMD(AMD.O)对华销售额抽取15%的分成。在最近加快与英特尔的谈判、讨论将部分芯片法案资金转化为股权之前,特朗普还曾要求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辞职。
《芯片法案》最初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构想的,旨在吸引台积电等制造商来美建厂,并抵消更高的制造成本。但由于执行进展缓慢、政府换届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关税摩擦,该计划效果受挫。
勒特尼克正考虑将英特尔获得的部分芯片法案补助转化为股权。不过,任何此类行动都可能面临法律挑战,因为原有协议文本可能限制调整方式。该法律规定,企业利润超过一定水平时,必须与政府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