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早些时候,波音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Kelly Ortberg)在英国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olls-Royce Holdings)的高层会面,讨论了为该新飞机研发新型引擎的可能性。奥特伯格还任命了一位新的商用飞机产品高级负责人,该负责人此前的职责是开发新机型。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波音还在为这款新窄体客机设计驾驶舱界面。
多位知情人士表示,这款新机型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具体方案尚未最终成型。
波音此举标志着其战略的转变,过去一段时间内,公司因面对多重挑战而将新机型的开发工作暂时搁置。此举也反映出公司正押注于下一代尖端机型,期望能为未来数十年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奥特伯格尚未公开透露737后继机型的任何详细计划。他一直强调,当前的优先事项是解决长期存在的质量与制造问题,并稳固公司的财务状况。
在最近的一场投资者会议上,奥特伯格表示,公司正致力于完成多个项目,“这将释放大量资金,让我们专注于下一步发展。”
波音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仍将专注于其复苏计划,包括交付大约6,000架商用飞机的订单积压,并推进已公布型号的认证工作。
波音补充道:“我们的团队正在评估市场,推动关键技术的发展,并提升财务表现,以便在时机成熟时能够推进新产品的开发。”
近年来波音的开发项目屡屡受挫:
737 MAX于2017年5月投入商业运营。但随后发生的两起致命空难导致该型号在2019年被全球禁飞,并导致两个新型号推迟。
公司后来放弃了曾高调宣传的中型新客机计划。
全新升级版的777项目(777X)也延迟多年。
这些事故及其他安全问题严重打击了客户信心,导致高管团队大幅变动,并引发监管机构的强力干预。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空客并未停下脚步。这家欧洲飞机制造商目前已成为全球交付量与订单量最大的飞机制造商。
尽管比波音晚20年启动A320项目,空客A320系列的交付量如今已赶上波音737的交付量。
空客正在通过其业绩积累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投资下一代窄体客机,目标是在2030年代末交付新机型。
波音前任CEO戴夫·卡尔霍恩(Dave Calhoun)曾考虑重启中型飞机项目,以逐步替代737系列,并与客户进行了讨论。但在发生舱门塞飞行中爆裂事件,暴露出持续的制造问题后,该计划被搁置,卡尔霍恩也于2024年离职。
波音历来会提前数年公布新机型开发计划,以吸引客户、锁定供应商承诺,并激发投资者兴趣。
奥特伯格自上任一年多以来,始终将目光投向波音的下一张“王牌”。
开发一款全新机型(称为“从零开始”的设计)通常需要超过10年时间,投资可能达到数百亿美元。制造商通常要求至少提升15%的燃油效率,才会决定是否推进新机项目。该效率提升可能来自新型发动机架构、更轻的材料或机身结构的重大革新。
今年2月,奥特伯格曾前往英格兰德比的罗尔斯·罗伊斯工厂(距离伦敦约3小时车程),与该公司CEO图凡·厄金比尔吉奇(Tufan Erginbilgic)会面,听取其为新窄体客机提供发动机的提案。
根据《华尔街日报》查看的9月投资者活动记录,厄金比尔吉奇表示:“我们确实在德比接待了波音高层,讨论窄体机计划。你可以从这句话感受到双方的对话已经推进到了什么程度。”
罗尔斯·罗伊斯在2023年开始测试其最新型发动机的原型,目前还尚未找到首个客户。该公司表示,新引擎相比空客A320neo现有发动机可提升10%的燃油效率;如果配合新机身等升级,整体提升可达20%。
在另一次公开活动中,厄金比尔吉奇表示,公司需要一个合作伙伴来帮助制造这些发动机,并最早可在2035年开始交付,这一时间比空客的下一代窄体机时间表更激进。
如果波音最终选择罗尔斯·罗伊斯,这将是波音在窄体机引擎合作上的重大转变。过去约40年里,波音一直使用CFM International(GE航空与法国赛峰集团的合资公司)提供的发动机为737系列提供动力。而第一架737飞机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今年4月,波音调整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开发新型绿色飞机“X-66”项目的方向,将重心从整机转向为新飞机设计更轻盈、更具气动效率的机翼。
5月,奥特伯格提拔了飞行出租车子公司Wisk Aero的负责人Brian Yutko,担任商用飞机产品开发负责人,其职责将涵盖737继任机型的研发。
波音高管表示,Wisk的技术对于未来飞机驾驶舱系统设计至关重要,包括波音下一代飞机。
奥特伯格一直在努力说服客户与公众,相信波音能够克服当下的挑战。这一努力也反映在部分航空公司的态度变化上,例如长期既是大客户又是批评者的瑞安航空(Ryanair)。
瑞安航空CEO迈克尔·奥利里(Michael O’Leary)在8月的记者会上表示:“波音目前做得非常好,飞机交付提前,质量也很优秀。”他还表示,公司已经开始召回此前派驻在波音工厂的工程师,因为不再需要现场监督。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也在逐步放松对波音飞机交付与生产的限制,监管机构对波音在制造质量方面的改善表示初步满意。
然而,波音仍面临不少短期挑战:两款新的737 MAX型号尚未获得认证;777X远程飞机的上市已落后约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