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受美国政府停摆影响,该国通胀、新增就业及失业率等关键报告或将推迟一周甚至更久发布,部分通胀报告甚至面临彻底“难产”的风险。
这些报告的“缺席”正值华尔街与美联储的敏感时期。
自今年晚春以来,美国劳动力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这促使美联储在几周前实施了今年首次降息。与此同时,通胀水平悄然攀升,美联储在权衡下次降息时机时不得不将这一因素纳入考量。
美联储高层原本期望在10月28日至29日的会议召开前获取就业及消费者通胀相关报告,以评估是否再次降息。
如今,他们能否获取报告、何时能获取报告,都成了未知数。
这些经济报告的发布自然取决于政府停摆的持续时长,停摆时间越长,报告延迟发布的可能性就越大,甚至可能面临更糟的情况。
先来看原定于周五上午发布的9月就业报告,经济学家此前预测该月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负责编制这份报告的美国劳工统计局在政府停摆前已基本完成全部工作,因此,一旦该局恢复运作,就能迅速发布这份就业报告。
参考2013年那次持续16天的联邦政府停摆事件,当时政府工作人员复工后仅过了3个工作日,劳工统计局就发布了延迟的就业报告。
若停摆持续至下周,作为美国核心通胀指标的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面临更长时间的延迟发布。相比就业报告,CPI的编制规模更大、流程更复杂。最新一期CPI原定于10月15日发布。
2013年时,延迟发布的9月CPI直到10月30日才对外公布,比原定发布时间晚了两周。
倘若此次政治僵局持续超过16天,情况将会变得棘手,10月的就业报告和CPI报告所受影响尤为严重。
若停摆时长超过三周,10月就业报告的发布时间也将延后至原定的11月7日之后。
此外,10月失业率可能会从当前的4.3%暂时攀升至5%左右,原因是数十万被迫休假的联邦政府工作人员将被归入失业人群。不过,到下个月,失业率有望逐步回落至正常水平。
长期停摆对经济数据造成的更大威胁在于,10月CPI可能彻底无法发布。
经济学家表示,若10月24日后政府仍处于停摆状态,相关部门将几乎无法收集到足够数据来测算该月的通胀率。
届时,美联储将无法获取10月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及个人消费支出指数(PCE),从而无法掌握最新的通胀趋势。
这对美国整体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从历史经验来看,影响或许不大。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的经济学家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政府停摆只会扰乱数据发布,并不会对经济本身造成冲击。”
然而,若此次停摆时长远超预期,加剧经济裂痕并增加美联储决策失误的风险,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方面,美国经济本就难以适应不断变动的关税政策;另一方面,企业纷纷缩减招聘与投资规模,导致劳动力市场疲软,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
加拿大皇家银行的经济学家指出:“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更多源于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下经济透明度的降低,而非停摆事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