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白银暴涨源于租赁利率飙升、印度强劲需求和库存错位造成的供需紧张,再加上空头被迫高成本平仓形成逼空效应,价格自我强化并因市场规模较小而波动放大;随着实物供应恢复、空头平仓完成和高价抑制需求,涨势预计将逐步缓解。
1. 租借利率飙升:白银租赁利率已飙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截至2025年10月10日,一个月的年化利率已超过30%。这些代表在伦敦市场借入实物金属成本的利率在2025年一直居高不下,但在最近几周达到了极值。
2. 印度需求强劲:来自印度的强劲需求激增系统性地耗尽了伦敦可用的白银库存。虽然这次印度购买量的增加符合传统的季节性模式,但强度已超出了寻常水平。
3. 库存出现错位:2025年初,对潜在关税影响白银的担忧引发了大量金属从伦敦运往纽约,造成了难以解决的库存错位。
4. 关税担忧持续:围绕美国正在进行的关于关键矿产(包括白银、铂和钯)的“232条款调查”,持续的不确定性仍在影响交易员行为,尽管自2025年4月起贵金属已正式豁免征税。
5. 价格放大效应:白银市场规模相对黄金较小(按价值计算约为九分之一),这在供应紧张出现时会放大价格波动。
1. 空头借入承压:伦敦市场的空头被迫以不断升级的租赁利率借入实物金属,年化利率现已超过30%。
2. 空头被迫平仓:这种极端的借贷成本使得展期空头头寸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从而产生了通过购买实物金属来平仓的强烈动机。
3. 实物库存紧缺:由于空头同时试图平仓,他们遇到了可供实物库存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4. 价格自我强化:随着更多的空头平仓,这种行为创造了额外的购买压力,形成了自我强化的价格动能。
5. 小市场高波幅:白银市场规模相对黄金较小,这放大了这些价格变动,造成了更大的波动性和更极端的价格错位。
1. 市场力量驱动:当前的逼空似乎是由更广泛的市场力量驱动的,而非集中的投资者操纵。
2. 监管更加成熟:现代市场在监管监督方面比亨特兄弟时代要成熟得多。头寸限制、强化的报告要求和更高的透明度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更好的工具来监控和解决潜在的市场滥用行为。
3. 交易设施升级:今天的全球交易基础设施创造了不同的价格压力传导机制。电子交易平台能够实现更快的头寸调整和市场反应。
4. 宏观情绪推动:当前的逼空发生在更广泛的贵金属强势背景下,黄金同时达到了历史新高。这表明宏观经济和投资者情绪因素正在促成整体环境,而不仅仅是白银的孤立操纵。
1. 实物运输缓解:增加实物白银运往伦敦将缓解眼前的供应限制。
2. 高价抑制需求:价格引起的“需求破坏”可能会减少实物购买压力。
3. 空头平仓结束:空头头寸解除的完成将消除一个重要的购买压力来源。
4. 监管介入干预:监管干预可能会在市场中断持续超出可接受范围时确保市场秩序。
5. 增加可用库存:新供应来源以更高的价格点进入市场,最终会增加可用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