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市场周二遭遇剧烈回调。现货黄金价格盘中跌幅一度达到6.3%,创下自2013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下跌纪录,最终收跌5.3%。白银同样呈现看空态势,现货价格最终收跌7.11%,同样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对资深交易员而言,黄金回调并不意外。该贵金属早该出现大幅回撤,经验丰富的参与者深知,一旦其上涨趋势逆转,回调会既迅速又猛烈。此前黄金未经历有效回撤便持续上涨,为此次急跌创造了成熟条件,也印证了技术分析师们不断累积的担忧。
此次回调中,白银相对黄金的表现尤为突出。从历史规律看,白银在急跌期间的百分比跌幅通常是黄金的两倍,这与其更高的波动性特征相符。但在近期抛售潮中,这一规律并未显现:尽管白银超过7%的跌幅已相当显著,但其与黄金的跌幅之比更为温和,暗示白银市场结构存在潜在韧性。
结合两种贵金属近期走势来看,这种分化更具深意。黄金迎来近50年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上涨,抛物线式的价格走势必然引发回调;而白银的上涨则更为稳健有序——这种逐步升值的态势,体现的是可持续性,而非投机性过热。
黄金与白银的估值差距,为白银进一步升值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近期峰值时,白银价格较2011年历史高点仅高出不到10%;而黄金在昨日(回调前)的峰值时,较2011年基准水平飙升逾128%。这种鲜明对比表明,相较于黄金,白银仍处于显著低估状态。
随着黄金回调后市场参与者重新评估公允价值,注意力可能转向风险回报比更具吸引力的白银。尤其是考虑到白银市场面临的基本面供应限制,这一重新估值过程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白银供应形势愈发严峻,矿产产量已无法满足激增的需求。这种结构性短缺在全球市场的实物溢价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 伦敦市场出现流动性短缺,供应商难以满足白银的旺盛需求,交易商需支付较北美价格约1.35美元的溢价;
- 印度对白银的需求增长更为迅猛,供应已陷入“饥荒”状态。印度市场卖家索要的溢价较全球现货价格高出10%至25%——这一异常溢价凸显了实物短缺的严重性与需求的迫切程度。
看待黄金近期回调,需结合其此前的异常涨势:自2023年10月以来,黄金从未经历过“真正的回调”(定义为跌幅达10%及以上),当时其历史高点约为2500美元。从该时点算起,黄金在未出现两位数百分比回撤的情况下,累计上涨约2000美元。如此长时间未经历有效整理的上涨,几乎必然会引发最终的剧烈逆转。
当前市场动态显示,黄金与白银的估值可能迎来再平衡。黄金回调缓解了技术面过度拉伸的状况,而白银稳健的升值模式与强劲的供需基本面,使其具备持续上涨的有利条件。随着投资者消化黄金的剧烈回撤并重新评估贵金属配置,白银的相对低估与实物市场紧俏状态可能获得更多关注,吸引工业用户与寻求贵金属领域价值标的的投资资金。
本文由知名黄金交易员、TheGoldForecast.com编辑Gary Wagner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