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日本央行周四表示,日本股市已显现早期的过热迹象,并警示称,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股市大幅回调,进而冲击金融机构。
在支持财政刺激政策的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赢得议会投票、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后,日经225指数(N225)于周二收于历史高点。今年以来,该指数已累计飙升近24%。
日本央行在半年度《金融系统报告》中指出,外国对冲基金在日本国债(JGB)交易中的杠杆水平上升、参与度提高,这也可能加剧市场波动。
报告称:“若市场环境出现意外变化,对冲基金快速调整仓位并伴随去杠杆,可能放大资产价格波动。若此类调整发生在国债市场,或将影响日本各类金融工具。”
今年4月至5月,因政界传出“大幅增加财政支出或导致发债规模扩大”的消息,对冲基金抛售日本国债,引发超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
尽管此后收益率趋于稳定,但部分分析师警告,高市早苗计划推出的大规模支出方案,可能引发新一轮国债抛售,并导致日元贬值。
该《金融系统报告》包含一张“热力图”——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各类资产价格与信贷环境的失衡程度,其中“红色”代表过热。该图显示,股票价格处于“红色”区间,其余13个类别均为“绿色”,表明未出现明显偏离趋势的情况。
报告强调:“鉴于日本银行持有股票相关的市场风险,需密切关注包括股市在内的风险资产价格走势。”
报告还提到,受外国投资者等投资需求推动,日本房地产价格(尤其是主要都市圈)也在上涨。
报告称,“若市场参与者对未来房地产需求的预期发生变化,可能引发房价回调.......鉴于银行房地产相关敞口持续上升,房地产市场动态仍需重点关注。”
不过,日本央行在报告中也指出,日本金融体系整体保持稳定——银行资本基础雄厚、融资来源稳定,有能力抵御各类风险冲击。
日本央行持续监测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的金融失衡信号,如资产价格泡沫、信贷过度扩张等。尽管经济与物价走势是决定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但央行在决策时也会考量金融失衡相关结论。
批评人士认为,日本央行长期维持超低利率及日元疲软,降低了外国投资者投资日本市场的成本,是推升资产与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原因。
日本不动产经济研究所(Real Estate Economic Institute)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9月,东京都市圈新建公寓均价同比上涨20.4%。
日本央行去年退出了实施十年的激进刺激政策,并在今年1月将短期利率上调至0.5%,当时央行认为日本已接近实现2%的通胀目标。
但央行行长植田和男(Kazuo Ueda)强调,鉴于美国关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后续加息需谨慎推进。本月早些时候路透社的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将在第四季度再次加息,最早可能在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