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美国和日本周二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深化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访问东京期间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签署的框架协议文本,两国政府将共同努力,“支持对美国和日本国内产业至关重要的原材料和加工关键矿物和稀土的供应”。虽然没有具体细节,但该文件列出了广泛的潜在合作领域;从部署财政援助或贸易措施到储备商品和投资项目。它提到的关键产品包括磁铁、电池、催化剂和光学材料。上周,美国和澳大利亚亦宣布了一项类似的协议,旨在促进美国获得稀土和其他关键矿产。根据美日协议文本,双方参与者的目标是协助两国实现关键矿产和稀土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保障,涵盖采矿、分离及加工环节。两国计划在六个月内采取措施,为选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以生产最终产品供应美日两国买家,并酌情向理念相近的国家供货。
据中国棉花协会,得益于天气条件总体有利,南北疆机采工作全面展开,新疆棉花采摘持续加快,进度快于去年。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分会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10月15日,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截至10月15日全疆棉花采摘进度为57.5%,同比快5.6个百分点。内地棉花采摘进度过半,但受持续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整体进度慢于去年。长江流域采摘进度为61.3%,同比慢5.6个百分点。黄河流域采摘进度为70.5%,同比慢10.5个百分点。
据木联数据,上周(10月20日-10月26日)中国13港新西兰原木预到船较上上周增加2条至12条,周环比增加20%;到港总量约44.8万方,较上上周增加10.3万方或30%。本周(10月27日-11月2日)中国13港新西兰原木预到船16条,较上周续增4条或33%;到港总量增加8.5万方至约53.3万方,周环比增加19%,创9月份以来新高,近4周中国13港新西兰原木到港量预计达到41.35万方,续创6月份以来新高。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3.0版升级议定书在现有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兴领域互利合作,加强标准和规制领域互融互通,促进区域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解读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在供应链互联互通领域,双方首次在自贸协定中纳入供应链合作单独章节,并共同作出高水平承诺。双方将共同促进关键产品和服务自由流通,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区域供应链韧性和连通性。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鼓励通过开展多式联运、促进可持续口岸发展、提升口岸生产力和效率等助力解决物流和交通瓶颈问题,便利双方产品和服务流通。
据中国粮油商务网,受助于乐观需求预期,CBOT大豆期货突破四个月高点,进口成本跟盘大涨。10月28日美国大豆进口成本价为4737元,较上日涨90元,创五个半月新高。巴西大豆进口成本价为4055元,较上日涨69元,突破近一个半月高点。阿根廷大豆进口成本价为3793元,较上日涨52元。
10月28日,在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仪式上,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证监会将抓紧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牢牢把握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持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更好服务“十五五”发展目标和金融强国建设。
据Mysteel统计,2025年10月20日-10月26日澳洲锂精矿发运至中国总量2.6万吨,环比减少6.2万吨,周度平均发运中国量6.8万吨,当周澳矿向全球发运量为6.3万吨。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仍然较高,叠加国庆节后油厂开机快速恢复,大豆压榨量连续两周超过210万吨,预计本周大豆压榨量保持在230万吨左右高位。截至10月24日,全国主要油厂豆粕库存达到105万吨,预计10月底油厂豆粕库存回升至110万吨左右。
Mysteel统计中国47港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总量15007.05万吨,较上周一降58.23万吨;45港库存总量14311.15万吨,环比降57.7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