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高盛:各国央行可能在11月大量购金,维持明年底4900的金价预期
高盛表示,各国央行可能在11月份购买了大量黄金,这是多年来为分散储备以对冲地缘政治和金融风险的趋势。高盛在一份报告中重申,预计到2026年底金价将达到4900美元,如果私人投资者继续分散投资组合,金价可能会进一步上涨。今年迄今为止,金价已上涨55%,主要受到经济和地缘政治担忧、交易所交易基金流入增加以及对美国进一步降息预期的推动。高盛估计各国央行在9月份的购买量为64吨,高于8月份的21吨。
2. 高盛:将美、布两油明年均价下调至每桶52美元和56美元
高盛:由于全球(俄罗斯除外)强劲的供应,2026年将出现200万桶/日的巨大盈余,这将导致价格在2026年中之前下降。预测布伦特和WTI原油价格将下降,2026年平均价格分别为56美元/桶和52美元/桶(此前预期分别为63美元/桶和60美元/桶)。预计石油价格将在2028年底前回升至其长期目标水平,即布伦特原油80美元/桶,WTI原油76美元/桶。
3. 瑞银:预计今年底布油目标价为62美元,明年底为67美元
瑞银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60-70美元/桶区间内波动,年末目标价为62美元/桶。到2026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目标可能为67美元/桶。尽管海上原油库存上升,但陆上库存尚未增加,因此油价仍将保持支撑。此外,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厂的攻击不断增加,加上制裁措施,预计最终将冲击俄罗斯的出口和产量。
4. 瑞银:预计明年中国股市将迎来又一个丰年
瑞银投资在2026年展望报告中指出,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又一个丰年,因包括创新领域发展等许多有利的驱动因素将继续支撑市场。MSCI中国指数明年末目标位为100,较当前有14%的上涨空间。预计2026年股价表现更多将由盈利驱动。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将增长10%,由反内卷措施和折旧摊销费用下降所拉动。看好互联网、硬件科技和券商,同时移除高股息股,因其收益率降低。随着明年全球增长改善,加入看好部分“出海”股票。
5. 巴克莱:美元/日元有望延续涨势,建议继续做多
巴克莱经济学家在季度展望中表示,考虑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偏向“安倍经济学”的政策立场,日元可能继续承压。鉴于日元对财政风险的高度敏感性,进一步的财政扩张预计将使美元/日元维持在较高水平。巴克莱建议投资者继续做多美元/日元。
6. 高盛资管:美联储在2026年可能降息两次
11月18日,高盛资产管理发布了2026年投资展望报告。报告认为,2026年各主要市场的央行政策或走向分化。鉴于劳动力市场疲软,预计美联储在2026年可能降息两次。欧洲央行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维持利率不变,而英国央行可能在通胀改善、劳动力市场相对乏力、潜在加税的情况下于12月恢复降息。日本通胀高企且增长强劲,可能促使日本央行加息,最近的政治变化和向宽松财政政策的转变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方向。
7. 高盛资管:2026年倾向全球股票多元化配置、基本面与量化策略结合
11月18日,高盛资产管理发布了2026年投资展望报告。该报告认为,2026年各股票市场差异或将扩大,倾向全球股票多元化配置、基本面与量化策略结合。固定收益强调久期和战略性曲线仓位的多元配置,以应对复杂的宏观信号。证券化、高收益及新兴市场信用产品可能出现良机。在私募市场维度,新交易和退出活动整体环境利好,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业绩表现的分散性扩大。私募信贷违约率历史上低于银团贷款,收益仍将高于公开市场收益。严谨的承销发挥关键作用,并且在人工智能和能源转型驱动下,基础设施领域正在出现新的机会。
8. 大摩:欧洲央行有进一步降息空间,德债收益率明年底或为2.45%
摩根士丹利表示,预计欧洲央行将在明年上半年进一步下调利率。到明年年中,政策利率将从目前的2.00%下调至1.50%并保持在该水平。策略师指出:“经济增长疲软、通胀低于预期,加之财政刺激有限,都推动欧洲央行进一步宽松。”在此背景下,摩根士丹利预计10年期德债收益率到2026年底将约为2.45%。根据LSEG数据,货币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将在2026年6月降息近10个基点。
9. 道明证券:美联储政策正常化料成为明年全球利率的关键驱动因素
道明证券利率策略师在报告中表示,进入2026年,美联储的政策正常化将成为全球利率领域的关键驱动。策略师指出,市场对美联储长期利率的预期仍“顽固地”保持在较高水平。然而,随着美联储在降息周期中持续推进,市场最终将下调对长期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期。他们表示,由于全球利率与美国利率之间的联动性仍“非常强”,美国收益率的下降将有助于抑制其他地区长期借贷成本的上升。
国内
1. 中银证券:财政支出节奏回调,税收增速持续修复,专项债将加速发行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1-10月财政数据公布,整体来看,在上半年财政积极靠前发力的背景下,三季度以来财政支出节奏出现回调迹象,一方面去年同期基数走高是支出同比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新增政府债大量额度在上半年集中使用,前置发力导致后劲不足。税收收入增速连续八个月修复,累计增速上行至1.7%(前值0.7%),全年税收预算增速将有望达成;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放缓拖累二本账支出增速大幅下滑。三季度以来经济内生动能出现一定转弱迹象,10月份内需在延续疲弱的同时供给端出现同步走弱势头。随着地方债务限额盘活额度已开始发行,专项债发行将在11-12月内再度加速,年内剩余两月财政支出仍有望保持一定支出强度,托底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 广发证券:中性情况下,2026年通胀中枢会较2025年有所抬升
广发证券研报称,中性情况下,2026年通胀中枢会较2025年有所抬升。一是猪周期2026年启动回升周期的概率较大。二是关键行业产能压力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目前价格存在一定滞后反映。三是“反内卷”政策影响在逐步叠加。约束最主要的是地产销售价格尚未企稳。只有这条线索确定,则市场对于再通胀的定价才会更为坚决。
3. 银河证券:支撑半导体板块长期发展的逻辑并未改变
银河证券研报称,上周半导体板块整体表现疲软,但支撑半导体板块长期发展的逻辑并未改变。在外部环境背景下,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是长期趋势。设备与材料在国产替代顶层设计下逻辑最硬,数字芯片是算力自主的核心载体,先进封测受益于技术升级。
4. 银河证券: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个仅次于智能手机的消费电子大品类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近期,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大厂纷纷推出AI眼镜。随着大厂陆续进入,AI智能眼镜行业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基于庞大的用户群体基础,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个仅次于智能手机的消费电子大品类。
5. 中信证券:原生多模态是产业奇点,把握基础和应用两大主线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多模态产业的奇点在理解端而非生成端,主流模型正从“模块化”转向“原生多模态”架构,这是解决AI理解瓶颈、驱动产业价值跃迁的奇点。一方面,它抬高了构建基础模型的门槛,使得OpenAI/Google等全栈巨头能够构建垂直整合的生态闭环;另一方面,它也为垂类应用及技术赋能的公司打开了特定场景的商业化价值,多元化应用逐渐突围。建议沿着“基础”和“应用”两大主线布局:基础设施层,建议关注推理算力产业链的相关环节;应用层来看,原生多模态趋势下,建议关注垂类应用及技术赋能两大机遇。
6. 华泰证券:10月用电增速或超10%,看好四季度动力煤价
华泰证券研报称,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0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较9月增长6.4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同比增长7.3%,较9月增长12.7个百分点;水电同比增长28.2%,较9月放缓3.7个百分点。预测10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或达10.2%,虽然10月是传统用电淡季(主要系秋冬之交低温未至、十一假期停工停产),但是10月发电量“淡季不淡”或为今年四季度电力消费需求同比高增的缩影。火电发电量同比增幅扩大12.7个百分点是另一亮点,考虑到水电在来水转弱下增幅收窄,对火电挤出效应减弱,叠加2024年四季度低基数,看好强火电需求+低库存+供给受压制支撑四季度动力煤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