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潮丝毫没有放缓迹象,一些顶级商业领袖开始担心泡沫即将破裂。
今年八月,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表达了对AI未来前景的担忧。此后,尽管包括英伟达的黄仁勋(Jensen Huang)在内的其他多位CEO都否认存在AI泡沫的说法,华尔街仍对大型科技公司日益循环的投资狂潮感到不安。
以下是科技界领军人物和商业大佬对AI泡沫是否确实存在的看法。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表示,AI市场存在泡沫。
奥尔特曼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泡沫出现时,聪明人会因一个核心事实而过度兴奋。”
他表示,这正是当前市场的写照。“我们是否处在一个投资者整体对AI过度兴奋的阶段?我的看法是,是的。AI是不是很长时间以来最重要的事情?我的看法也是,是的。”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表示,AI市场中的一些现象让他想起了互联网泡沫时期。
他在十月末接受采访时说:“它的价值极高,就像互联网最终证明其整体价值一样。但你会看到狂热。有些公司会庆幸自己投入了这么多资金,而有些公司,比如他们投资的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实在太高。”
盖茨表示,这种情况让他想起互联网泡沫中估值过高导致的崩盘。
“毫无疑问,有大量投资最终会走向死胡同。”他说。不过,这位亿万富翁也认为AI仍是重大突破,称其为“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技术”。
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表示,AI可能会形成泡沫,但只有在企业无法持续取得进展时才会发生崩溃。
他在九月接受“Access”播客采访时说:“如果模型的能力能年复一年地增长,需求也持续增长,那也许就不会出现崩盘。”
扎克伯格认为AI热潮存在变成互联网泡沫的风险。“根据过去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泡沫的历史经验,这种情况确实有可能发生。”
对Meta来说,他认为真正的风险在于投入不够。他说:“至少对于像Meta这样的公司来说,风险可能不是过于激进,而是不够激进。”
亚马逊联合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表示,AI确实存在泡沫,但并不是大多数人想象的那种。
贝索斯将当前情况称为“产业泡沫”。这位世界第三富豪表示,现在的情况包括投资狂热在内,都与过去存在相似之处。
“好的主意和坏的主意都有。在这种狂热中,投资者很难区分它们。”他今年十月在意大利的一场会议上说。“今天也可能存在这种情况。”
贝索斯强调,这种喧嚣不应掩盖“AI是真实的,它会改变社会”这一事实。他说:“产业泡沫的危害没那么大。甚至可能是好事,因为当尘埃落定、赢家出现时,社会会从这些发明中获益。”
对冲基金传奇人物瑞·达利欧在今年早些时候就表达了对泡沫的担忧,当时DeepSeek的发布促使分析师重新思考AI前景。
他一月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现在所处的周期,与1998或1999年非常相似。有一项重大新技术,它肯定会改变世界并取得成功。但有些人把这一点和投资能否成功混为一谈。”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表示,AI热潮中存在一些“不理性”的成分。他同时警告说,如果泡沫破裂,其冲击范围将波及整个私营领域。
他在十一月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没有任何公司能幸免,包括我们自己。”
将当前的AI浪潮与互联网时代相比,皮查伊表示,投资周期有时会“超出合理范围”。他说:“我预计AI也会如此。所以我认为这个阶段既有理性,也有非理性的部分。”
OpenAI董事长布雷特·泰勒表示,和奥尔特曼一样,他认为我们正处在AI泡沫之中。
他在九月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AI确实会改变经济,就像互联网一样,在未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我也认为我们现在确实处在一个泡沫中,很多人会赔很多钱。”
泰勒同时指出,一些在九十年代互联网泡沫中失败的公司只是“生不逢时”。
他说:“比如Webvan,如今随着互联网更加分布式化,智能手机普及,规模更大,出现了Instacart和DoorDash这样的健康企业。所以,有些点子其实不差,只是当时太早了。”
摩根大通副董事长丹尼尔·平托认为市场可能会出现调整。他在十一月的一场活动上表示:“那里(AI领域)可能会有一次修正。”
平托说,市场正在将估值推高至当前无法支撑的水平。
他说:“要证明这些估值合理,你必须假设一种生产力水平,它终将到来,但未必会像市场目前所定价的那样快速发生。”
前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表示,AI确实存在泡沫,但在“几年之内”不会破裂。
他在十月接受CNBC采访时说:“我们正处在AI泡沫之中?当然,当然是的。我的意思是,我们正在炒作,正在加速,正往系统里投入巨大的杠杆。”
基辛格表示,企业才刚刚开始从AI中获得实际收益。
他说:“正如黄仁勋所说,我也同意,你知道,企业其实还没有真正开始从中获得实质性收益。我们正在颠覆整个互联网和服务提供商行业,这条路还很长。”
亿万富翁、C3.ai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西贝尔表示,AI泡沫“绝对存在”,而且“巨大”。
他今年一月在接受《财富》采访时说:“我们在生成式AI上看到的情况,与过去的技术周期非常相似。市场的估值远远过高。”
西贝尔特别点名OpenAI估值过高。他说:“如果它消失了,世界不会有任何不同。没有人的生活会改变,没有企业会因此改变。微软会找到别的产品来支持Copilot。还有大约十个其他产品能同样做到。”
掌管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的尼古拉·唐根表示,如果AI是一个泡沫,“那可能也不是坏事”。
这位挪威2万亿美元主权基金的CEO在十一月接受采访时说,AI如今是一个“非常炙手可热的领域”,充满了炒作和资本浪潮。随着这项技术正在推动社会结构的变革,传统估值方法变得难以适用。
唐根表示,高估值并非完全是坏事。大量涌入AI的资本最终会资助那些推动长期生产力提升的技术,从自动化到数据处理,再到新型AI模型。
他补充说,对投资者来说,真正的挑战是在仍由少数大型平台公司主导的格局中,分辨突破与噪音。
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对支撑下一代AI模型所需的数据中心投资热潮表达了担忧。
他三月在汇丰全球投资峰会上说,他开始看到“某种泡沫的开端”。
蔡崇信担心建设热潮可能会超过真实需求。他说,当看到人们在无明确需求的情况下建设数据中心时,就开始担心了。现在有很多人正在筹集资本,成立基金,募集数十亿甚至数百万资金。
曾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出售Broadcast.com的马克·库班表示,他不认为当前情况与当年类似。
他在2024年接受播客主持人Lex Fridman采访时说:“那时有人仅凭一个网站就创立公司并上市。那才是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泡沫。没人想去创造经营利润,只是想利用股市的狂热,这才是泡沫。而现在你并没有看到这种情况。”
库班特别关注AI上市公司的质量。他说:“我们并没有看到那些奇怪的AI公司跑去上市。如果突然出现一批只是套用别人模型的公司,或者只是为了做模型而做模型的公司跑去上市,那可能就是泡沫的开始。”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认为,AI不存在泡沫。
他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我不认为我们处在AI泡沫之中。”黄仁勋表示,AI并不是过度投机,而是计算方式的自然过渡。
“我们正在经历从通用计算向加速计算的自然转型。我们也知道,AI已经因为推理能力和研究能力变得足够强,它具备思考的能力,正在生成有价值的内容和智能,这值得付费。”
在AI的推动下,英伟达股价飙升。今年十月末,这家芯片巨头成为全球首家市值五万亿美元的公司。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乐于为员工使用AI服务支付费用,并点名提到AI编码工具Cursor等多个服务。
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表示,仅仅因为看起来像泡沫,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泡沫。
他今年七月在巴黎RAISE峰会上说:“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这不太可能是泡沫。这更有可能是你正在看到一个全新的产业结构。”
施密特表示,他从硬件和芯片市场状况中感到放心。他说:“有这些庞大的数据中心,而英伟达乐于向它们出售所有芯片。我从未见过硬件产能无法被软件消化的情况。”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表示,关于泡沫的讨论“完全是错误的”。
她在2024年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说:“那些谈论‘泡沫’的人,我认为他们的视角太狭隘了,他们只关注今天或未来六个月的投资回报。我认为你必须把时间拉长到未来五年,看看AI这项技术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我真的相信AI有这种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