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中国橡胶工业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壁垒升级的制约下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中国汽车产销量的逐年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十四五”期间产销爆发式增长,以及轮胎出口市场向好,给予了橡胶市场稳健发展的底气,同时也给出了橡胶原材料产品行业规模扩张的基础。
“十四五”期间,中国橡胶行业快速扩能后同质化竞争加剧
2021-2025年,中国橡胶行业产能规模得到了快速扩张。从卓创资讯监测的16个橡胶原辅料产品看,2025年产能规模总计已达3385.75万吨,较2020年增幅41.26%;2025年全钢半钢轮胎产能规模总计约10.73亿条,较2020年增幅21.14%。“十四五”期间,橡胶行业16个原材料产品产能五年复合增长率平均在3.86%,丁苯胶乳、丁腈胶乳、顺丁橡胶五年复合增长率分别9.71%、7.85%和7.34%居前;轮胎产能五年复合增长率平均在2.9%。
具体产品看,“十四五”期间,丁腈胶乳产能增长最快,较2020年增幅240%,口罩时期巨大的需求空缺是其产能扩增的底层逻辑;丁二烯及其下游通用合成橡胶较2020年产能增幅普遍达到20%-70%,“十四五”期间炼化一体化行业发展,产业链配套及新能源汽车发展对高性能材料需求增长是主要驱动。炭黑助剂产品“十四五”期间较2020年扩能增幅也达到了20%-40%,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头部企业通过扩能增强竞争力是关键原因。而特种合成橡胶链条产能虽有增长,但增幅普遍在20%以下,异戊二烯橡胶因无新增产能,且有一套装置退出成为“十四五”期间唯一一个产能收缩的产品。
因此,“十四五”期间是中国橡胶行业集中扩能期,但原材料产品的产能增幅远大于轮胎及橡胶制品产能增幅。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存在较大不确定、贸易壁垒升级、橡胶行业中低端产品结构性过剩逐渐显现,导致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与通过降价“内卷”的非健康发展通道中。
|
图1 “十四五”期间橡胶产品产能增长情况 |
图2 “十四五”期间轮胎产能增长情况 |
|
|
|
|
|
|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
“十五五”预期,中国橡胶行业扩能放缓后向“创新提质”转型
“十四五”期间橡胶行业产能的扩增及产量的释放,导致行业逐渐从供需紧平衡状态步入了产能过剩、增收不增利、行业内卷加剧的时代。“十五五”来看,中国橡胶行业扩能将会放缓,逐渐从“规模扩张”向“创新提质”转型。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十五五”期间,中国橡胶行业扩能或将逐渐进入尾声,扩能速度较“十四五”期间或将明显放缓。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显示,“十五五”期间,橡胶行业16个产品产能五年平均复合增长率1.15%,较“十四五”期间的3.86%下滑2.71个百分点,其中有44%的产品无新增产能。轮胎产能五年平均复合增长率0.66%,较“十四五”期间2.9%下滑2.24个百分点。
从品目来看,未来五年产能增速最快的产品是丁腈橡胶(2030年较2025年产能增速42%),基数低是其在橡胶行业中产能增长最快的原因之一。丁二烯是未来五年产能增长最多的产品(2030年产能较2025年增长240.5万吨),炼化一体化配套是其产能增长的主要原因。炭黑将成为橡胶原材料产品中唯一突破千万吨的产品(2030年产能或将达到1070万吨),未来几年的扩能主要集中在有产业链配套及副产品盈利水平较高的传统煤系炭黑企业、石化行业配套炭黑装置的企业。而下游轮胎产品未来五年产能增速较2025年将下滑至10%以内。此外,“十四五”期间产能增幅较大的SBC系列产品、丁腈胶乳,及部分特种合成橡胶产品未来五年均无新增扩能。
未来五年,中国橡胶产品产能扩张速度放缓,新增产能释放将集中在2026-2028年,而下游轮胎及非轮胎橡胶制品产能增速下滑,且低于原材料产品的产能增速。行业供大于求的状况更加严峻,迫使行业向外、提质,以及优化产业结构转变。
|
图3 “十五五”期间橡胶产品产能扩增放缓 |
图4 “十五五”期间轮胎产能增长放缓 |
|
|
|
|
|
|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
“十五五”橡胶行业破局重构:国际化布局高质量发展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突出的供需矛盾,充满挑战的生存环境,橡胶行业发展已经站在了关键的十字路口,寻求地域突破和技术创新或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一方面要主动突破贸易壁垒,构建全球化的发展格局,头部企业继续走出去进行全球化布局,打造全球化布局+本土化原材料供应的韧性供应链,缓解海外建厂企业全球化采购带来的成本增加预期;另一方面要降低同质化产品竞争,寻求高质量发展,从满足橡胶制品基本性能要求向绿色低碳、轻量化、高强度、耐极端环境转化,来满足行业发展对高性能材料与高端产品的需求;此外,技术创新也将会落到实处,特别是生物基材料、仿生橡胶、液体材料、氢化材料的研发及量产,将在降低碳排放、提高产品性能方面得到提升,并广泛应用于高端制品行业。
因此,橡胶行业经过“十四五”期间的奔放扩张后,也面临着行业发展带来的结构性矛盾困扰。不过往往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存在着机会。转换赛道、突破重围、寻求机会、化解矛盾、高质量发展或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