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上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投资者盲目跟随美联储的政策而转变投资策略,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过,这一个观点和高盛正好相悖。
高盛策略师格里森曼(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上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联储对市场采取的干预措施一直都起到了直接作用,这一点在过去十年表现得尤为明显。格里森曼表示,货币政策是今年迄今主导风险偏好转变的主要因素:
“美联储在年初转向鸽派引领了全球央行降息潮,而随着欧央行上个月宣布重启QE,全球宽松浪潮被推至顶峰。事实上,这足以抵消全球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格里森曼指出,过去几个月欧元区,尤其是德国经济衰退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但是自从欧洲央行祭出了争议极大的宽松组合拳之后,欧洲股市出现了反弹。除了受脱欧乱局影响而大起大落的英国富时指数之外,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主要股指均在过去一个月录得明显上涨。
那么在美国这边呢?格里森曼表示,GDP、CPI、非农和零售销售月率等宏观数据存在一定滞后性,所以暂时还看不到明显的好转迹象。但对美联储政策最为敏感的美国股市已经从两次降息中获益良多:
“其实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因素将标普500指数推至现在的高度。”
然而,格里森曼也承认,从8月底开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作用开始减弱。他指出:
“起初,随着全球央行同步放鸽,经济增速貌似有所复苏,美债收益率曲线急剧变陡,尤其是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收益率明显上升驱散了8月份的避险情绪。但可惜的是,这种情景没能延续下去,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支撑已经产生动摇,在9月份几乎没有再出现过所谓的利好信号。”
高盛方面指出,鉴于美联储的两次降息均未能实现有意义的经济增长提速,所以市场仍容易受到负面冲击。格里森曼表示,从恐慌指数VIX与10年期TIPS收益率的相关性来看,市场的风险厌恶情绪正急剧升温,这是一个不利的信号:
“除非我们很快得到更多好消息,否则市场可能会出现另一次大规模抛售。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全球经济持续恶化的情况得不到改善,即使央行传来好消息,投资者也会疯狂地抛售头寸。简而言之,这是10多年来交易员面临的最艰难局面。”
此外,格里森曼还指出,尽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然有可能在短期内推动股市走向高点,但在大量企业疯狂发债以及动用巨额资金回购自家股票的情况下,危机也在酝酿,美联储的政策恐怕已不足以长期支撑市场。他预计,接下来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货币刺激措施用尽,经济增长疲弱最终打击风险偏好;要么经济增长提速,从而带来更多的惊喜。
综上所述,格里森曼得出的结论是: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主要央行的宽松空间已经相当有限,如果它们的政策在年内无法成功提振经济,明年未必还会有信心一鸽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四次严重经济危机(2001年科技股泡沫、2008年次贷危机、2011年欧元区危机和2015年石油危机)发生之前,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有鉴于此,格里森曼提醒投资者,明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可能成为一个关键转折点,需要各位投资者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