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厦门:多子女家庭(二孩及以上)购买的第二套住房认定为首套
厦门市发布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在思明区、湖里区购买一手、二手商品住房,不再审核购房人资格,限售措施保持不变。优化家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在厦门市辖区范围内,多子女家庭(二孩及以上)购买的第二套住房认定为首套,购买的第三套住房认定为二套。
2. 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7.3%
国家统计局: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228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79361万平方米,下降7.7%。房屋新开工面积79177万平方米,下降23.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7659万平方米,下降23.6%。房屋竣工面积55151万平方米,增长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0079万平方米,增长19.3%。
3. 财政部:1-10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4992亿元,同比下降20.5%
财政部数据显示,1-10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3795亿元,同比下降1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417亿元,同比下降5.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40378亿元,同比下降16.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4992亿元,同比下降20.5%。
4. 严跃进:北上广全面落实公积金认房不认贷,利好改善型需求释放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一线城市公积金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是趋势。首先,此前认房不认贷的规则,主要是在商业银行贷款中得到体现的,有助于和商业银行贷款的认房不认贷规则做较好的挂钩。这样一些有贷款记录但本身在广州无房产的购房者,也都可以享受公积金贷款的优惠政策,即20%的首付比例。其次,此类政策说明四季度一线城市的购房政策在进一步放松,具有非常好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一些有换房需求的购房者,后续可以按照首套房的标准进行,利好改善型住房需求的释放。目前上海、北京和广州都出台了公积金认房不认贷的政策内容,对于其他城市都有较大的启发和示范效应。(中新经纬)
5. 东莞:优化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申报,变更销售价格期限缩短至30天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优化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已办理预(现)售但未售出的新建商品住房需变更销售价格的,自取得预售许可证(或现售备案证书)之日起或自上一次调整申报价格之日起满30天方可变更,其他事项不变。
6. 房企在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稳健畅通,后续合理融资需求实现具备充足空间
2023年以来,房地产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的存续规模和发行金额稳中有增,其中民企注册规模增长迅速。与此同时,在政策的持续呵护下,地产行业基本面已在逐步改善。业内认为,房地产企业后续合理融资需求的实现具备充足空间。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银行间市场有关部门将继续保持房企在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渠道稳定畅通,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上证报)
7. 中国华融:以136.27亿港元收购中信股份已发行股份数量的5.01%
中国华融港交所公告,11月15日,本公司与中信集团及中信盛星(中信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本公司将136.27亿港元收购中信股份已发行股份数量的5.01%。收购事项完成后,本公司将持有中信股份5.01%已发行股份。
8. 英国官方数据显示房价11年来首次下跌,但市场仍然强劲
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由于抵押贷款利率上升,英国9月房价出现了十多年来的首次下跌,平均房价同比下降了0.1%。虽然这是自2012年4月以来的首次下跌,但与经济学家预期的0.7%相比幅度较小。8月数据也从0.2%上调至0.8%,表明房地产市场依然比许多人预期的要强劲。到目前为止,房价面临的压力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大。在英国央行连续14次加息后,经济学家曾预测房价会下跌10%左右。根据抵押贷款机构Halifax和全英房屋抵押贷款协会Nationwide的测算结果,目前跌幅仅达到该数字的一半左右。
9. 发改委:1-10月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投资增长9.1%
11月16日上午10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会上,据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近期,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陆续细化落实,民营经济发展形势边际改善,9月份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18.1%,比上月加快8.4个百分点。1—10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2%,占进出口总额比重53.1%,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投资增长9.1%。其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从三个方面发力,努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研判、政策统筹、推动立法等各项工作,大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二是持续拓展发展空间。有序扩大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范围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重大战略部署等相关领域工作。三是持续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打造政策、交流、合作、监测、评估、宣传等六大服务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畅通沟通渠道,积极纾困解难,促进健康发展。
10.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4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合计425亿元
11月16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通知表示,为进一步加快转移支付预算执行进度,提高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现提前下达2024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项目代码10000013Z135080000028,列2024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258“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科目。分配表显示,2024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合计为425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合计119.8261亿元,中部地区合计178.0794亿元,西部地区合计127.0945亿元。
11. 北京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6%,住宅施工面积下降4.7%
11月16日,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1-10月北京经济运行情况。据介绍,1-10月,全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落细稳增长系列政策,激发假日消费活力,全市经济稳步恢复,供给需求持续改善,价格运行总体稳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加,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活跃。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6%,基础设施投资下降0.5%,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增长21.1%,自年初以来保持两位数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8.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3.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活跃,1-10月增长13.0%,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在企业技术服务需求扩大等因素带动下,增长41.8%。1-10月,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229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103.6万平方米,下降4.7%。商品房销售面积86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34.3万平方米,增长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