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道明证券旗下的一家美国跨国投行TD Cowen报告,微软(MSFT.O)已取消部分美国数据中心租约,这引发了市场对其是否正在获取超出长期需求的AI计算能力的更广泛担忧。微软在周一的一份声明中重申了其截至6月的财年支出目标,但拒绝对TD Cowen的报告发表评论。
作为OpenAI的最大支持者,微软据称已取消美国“数百兆瓦”容量的租约——相当于大约两个数据中心,并终止了与至少几家私人运营商的协议。TD Cowen在上周五的报告中援引供应链调查信息称,微软还缩减了将“资格声明”转化为正式租约的行动,这类协议通常会导致最终达成租赁。
微软为何缩减部分租约,目前尚不清楚。TD Cowen在本周一的另一份报告中推测,这可能与OpenAI将部分计算任务从微软转移到甲骨文有关,这是其近期建立的新合作关系之一。此外,微软本身也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持有者和运营商之一,并正在斥资数十亿美元扩建自有算力。TD Cowen还指出,微软可能正将部分海外投资重新分配至美国本土。
TD Cowen分析师Michael Elias、Cooper Belanger和Gregory Williams在报告中写道:
“尽管我们仍未通过渠道检查获取足够详细的信息,但我们的初步判断是,这可能与微软面临算力供过于求的局面有关。”
微软这一举动引发了更广泛的担忧,即这家在AI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巨头是否开始对整体需求前景持更谨慎态度。微软此前表示,本财年将在AI数据中心方面支出800亿美元,而在1月底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公司必须持续投入,以满足“指数级增长的需求”。微软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
“尽管我们可能会在某些地区战略性地调整或调整基础设施,但我们仍将在所有地区保持强劲增长。我们本财年计划投资800多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的计划仍在按计划推进,以满足创纪录的客户需求。”
欧洲与能源行业相关的股票在该消息公布后下跌,这可能表明大型科技公司对数据中心电力的需求减少。
尽管微软、Meta、Alphabet(谷歌母公司)和亚马逊等公司已承诺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训练、开发和托管AI服务的数据中心,但批评者一直指出,AI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仍存在不足。
华尔街对这些巨额支出的疑虑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在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发布了一款新的开源AI模型,并声称其能力可与美国技术媲美,而成本仅为其一小部分。
微软高管试图淡化AI算力过剩的担忧。该公司正在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采购芯片和建设数据中心,以支持功耗极高的AI服务。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也在加大AI投入力度。近期,亚马逊宣布将投资1000亿美元,Alphabet计划支出750亿美元,Meta预计投入高达650亿美元。此外,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最近也宣布,未来三年将在AI领域投资超3800亿元人民币(约530亿美元)。
TD Cowen在上周五的报告中写道,渠道检查发现,微软正在逐步缩减数据中心租约。例如,该公司已放弃超过1吉瓦(GW)的大型站点租赁协议,并终止了多个100兆瓦(MW)级别的交易。
TD Cowen还指出,微软利用数据中心建设和供电延迟作为终止租约的理由。该公司表示,这种策略在削减资本支出时,Meta等竞争对手也曾使用过。
但是,瑞穗证券分析师Jordan Klein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对我而言,这看起来完全是正常的商业操作。”他补充道:“像微软这样规模庞大、年度投资达800亿美元的公司,完全有权在数据中心租约中进出调整,许多租约可能从未正式签署。”
Klein表示,大型云计算公司通常会在多个地区同时使用自建和租赁数据中心,因此投资者应该预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和优化”。
微软与OpenAI的合作模式也可能正在发生变化,这可能意味着微软无需维持相同水平的算力投资。今年1月,OpenAI与软银集团宣布成立合资公司,计划投资至少1000亿美元,甚至可能高达5000亿美元,用于建设数据中心和其他AI基础设施。
此外,今年1月,微软宣布调整其与OpenAI的多年合作协议,使这家AI初创公司可以使用竞争对手的云计算服务。尽管微软此前是OpenAI的独家云计算提供商,但它仍保留了优先购买权,即当OpenAI需要计算资源训练和运行其AI模型时,微软有优先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