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FOMC票委、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Susan Collins)周四表示,关税在短期内推升通胀是“不可避免”的,并强调维持当前利率水平更长时间是合适选择。尽管关税引发的通胀可能具有暂时性,但她警告价格压力存在持续升温风险。
在波士顿举行的炉边谈话中,柯林斯指出需密切关注关税影响通胀的两大渠道:“进口价格往往快速反映关税变化,而成本向消费者传导的程度更具不确定性。”她表示,当前基准预测显示,通胀压力或短暂显现后重回下行轨道,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时间可能较此前预期更长”。
这位今年拥有货币政策投票权的联储官员强调:“风险确实存在,根据事态发展,通胀可能更持久且升幅更大。”上周美联储连续第二次按兵不动,决策层认为当前利率水平足以应对特朗普政府贸易与移民政策带来的经济影响。
柯林斯特别指出,经历近年高通胀后,美国民众对价格波动的反应可能与传统经济模型预测不同。她透露,数据显示消费者正采取“观望”态度,需求因信心恶化而下滑是“极可能发生的场景”。尽管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健,但美联储最新预测已下调今年增长预期,同时上调通胀与失业率预估。
对于通胀预期的锚定问题,柯林斯表示将“严肃对待”关税及其他经济体的报复性措施可能引发的广泛影响。尽管鲍威尔与其他官员多次强调长期通胀预期保持稳定,但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未来5-10年通胀预期已跃升至逾30年高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塞勒姆周三亦警告,决策者不应假定关税通胀效应完全短暂。
此外,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周四表示,美联储当前“适度限制性”的货币政策,正适合应对美国政府政策异常不确定性与快速变化的局面。尽管未直接评论特朗普周三宣布的25%汽车关税影响,但他承认新一轮关税可能推升通胀超预期,尽管这种影响也可能被即将出台的税收和监管政策所抵消。
巴尔金表示,“在近期高通胀的背景下,可以想象这对物价的影响更大,但没有人知道关税税率最终会定在什么水平,也没有人知道受影响的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将如何回应。”
巴尔金指出:“新政府的政策已成为‘舞台中心’,其推进速度之快令企业与消费者难辨吉凶。”尽管关税、移民与税收改革方向渐明,但净效应仍悬而未决,这种不确定性正迫使市场参与者收缩开支与投资计划。
巴尔金强调:“信心至关重要,消费者与企业进行支出与投资需要一定程度的信心,信贷与股市为这些投资融资需要稳定性。目前来看,由不确定性驱动的信心下滑可能抑制需求。”
他以浓雾比喻当前形势:“这不是日常‘预测困难’级别的薄雾,而是‘能见度为零、需靠边停车打开双闪’的致命浓雾。我们正等待迷雾消散。鉴于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且通胀高于目标,维持适度限制性立场是明智选择。若形势生变,我们已做好调整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