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迄今,银行股整体表现优于大盘,高盛(GS.N)股价上涨了23%,摩根大通(JPM.N)上涨22%,而标普500指数仅上涨5.1%。
周一是美联储发布银行系统“健康体检报告”后的首个常规交易日。美联储表示,经过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评估,即使面临模拟衰退,美国银行系统依旧保持稳健。
KBW分析师戴维·康拉德(David Konrad)表示,此次压力测试结果“非常强劲”,主要得益于银行整体较高的税前拨备净收入(PPNR)以及交易对手方损失的减少。
他指出,高盛、富国银行(WFC.N)和美国制商银行(MTB.N)未来的压力资本缓冲(银行为应对金融系统冲击必须预留的资金)将比其他银行下降更多。
这意味着银行可能释放出更多资本,用于放贷、回购股票或向股东发放分红。
康拉德还指出,美国银行(BAC.N)、花旗集团(C.N)和摩根大通(JPM.N)也在此次压力测试中表现良好。
花旗分析师基思·霍洛维茨(Keith Horowitz)称,高盛是“最大赢家”,其压力资本缓冲的改善“远超预期”。
霍洛维茨称,高盛优异的表现得益于其税前拨备净收入的提升、交易损失和对手方风险下降,以及信用卡业务的良好表现。
周一,高盛成为美国市值排名前六的银行中涨幅最大的一家,股价上涨2.5%,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下收盘新高。
年内累计涨幅已达23.6%,远超标普500指数(上涨5.1%)、纳指(上涨5.1%)和道指(上涨3.5%)的同期表现。
杰富瑞分析师丹尼尔·范农(Daniel Fannon)指出,美联储压力测试所涵盖的16家最大银行,其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包含压力资本缓冲)平均将下降100个基点。
其中,高盛的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将下滑240个基点,M&T银行将下降120个基点,是杰富瑞覆盖银行中跌幅最大的两家。
尽管华尔街分析师已经预计压力资本缓冲将下降,但相关数据要到8月才会正式确认。
部分银行可能会调整分红增幅,或向监管机构申请复审,从而影响最终的资本缓冲要求。
Oppenheimer分析师克里斯·科托夫斯基(Chris Kotowski)则认为,资本要求下降不太可能立刻转化为大规模回馈股东的举措。
他指出:“过去,资本并非决定银行是否向客户配置资源的关键因素。我们不认为银行会在回购方面变得激进。他们更可能再观察一两年,确认这些指标成为新常态后再做决定。”
与此同时,金融股周一延续强势,2025年一季度整体表现亮眼。
摩根大通上涨1%,再次刷新历史收盘纪录,年内涨幅扩大至20.9%;
富国银行上涨0.9%,距离其2025年2月6日创下的81.42美元高点仍有1.4%,年初至今上涨14.1%;
美国银行上涨0.4%,年初至今上涨7.7%;
花旗集团上涨0.9%,年内涨幅达20.9%;
摩根士丹利小幅上涨0.1%,年内累计上涨12%。
金融类ETF——金融精选板块SPDR基金(XLF)也上涨0.8%,逼近历史收盘新高,2025年以来涨幅达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