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点:国内已有形式上的“类稳定币”资产,没必要“神话”、“迷信”稳定币
据财新网报道,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近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的线上研讨会上表示,美元稳定币不是美国的法偿货币,缺乏主权信用的保障,对于稳定币可以采取“观望”态度,不必急于一时,没必要“神话”、“迷信”稳定币,应当要保持发展数字货币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定力。管涛认为,中国其实已经有形式上的“类稳定币”的资产。例如,港币是由当地三家发钞行统一按照1美元:7.8港币的联汇制规则发行,但与很多稳定币不同,即使是不同发钞行发行的港币,也是互通的、无差异的。另外,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客户资金全额托管在人民银行,也类似于1比1的稳定币发行,现实中支付结算也仍然使用人民币。管涛进一步指出,随着挂钩法币的稳定币被越来越多地视为“代法币”、并被纳入监管,其原本的优势实际上会被削弱。如果稳定币被视作真正的货币,那么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必然走向寡头垄断,绝大部分稳定币的发行者难以生存或者无法赚钱。
2. 财新:钱峰雷稳定币投融资项目涉嫌在香港向公众销售多项未经监管认可的集体投资计划
据财新网报道,号称“百亿大佬”的钱峰雷稳定币投融资项目结合二级市场运作,股市、币圈双圈钱,涉嫌在香港向公众销售多项未经监管认可的集体投资计划。 据悉,四年多前在香港市中心被人砍伤入院的浙江富商钱峰雷,2025年初以香港中环“百亿大佬”的网红拍片视频,高调重回公众视野。半年过去,近期接近钱氏的人士透漏,钱峰雷与旗下实控的恒峰国际等多家公司,涉嫌在香港向公众销售多项未经香港证监会认可的集体投资计划。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时,钱峰雷站在马云身边,被视作“马云好友”。过去也因为他多做慈善,曾被演员李亚鹏冠以“钱多多”称号。
3. 消息人士:香港稳定币牌照会以类似邀请申请制来安排
据财新报道,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同时启动稳定币牌照申请。两名消息人士向财新指出,此次稳定币发行人的牌照将不会以申请人自行下载表格、统一提交书面申请的方式进行,而是会以类似邀请申请制来安排。所谓邀请申请制,一名消息人士解释称,在实际操作层面,负责监管发牌的香港金管局将与有意向的稳定币牌照申请人预先沟通,了解对方是否合乎基本申请资质,只有在预沟通中获得基本认可,才会由金管局发出申请表格。 另一名消息人士则透露,应用场景是被监管最看重的因素之一,能感觉到香港金管局对批牌非常慎重。
4. 京东币链科技:京东稳定币并未发行,所有交易平台JD-HKD均为仿冒
从京东币链科技获悉,近期有人假冒京东名义,在主流交易平台发布名为JD-HKD的数字货币,欺骗用户参与交易。这些欺骗行为不仅损害了京东币链科技的合法权益,也对参与交易的用户造成损害。京东币链科技已沟通主流交易平台下架相关数字货币,并发布公告提示用户。京东币链科技表示,作为香港金管局稳定币发行人沙盒的参与方,完全遵循香港监管指导落地的进程。在取得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前,所有以京东稳定币、JD-HKD、JD-USD等字样发币、吸引用户购买的,以及假借京东或京东合作方名义发币的,均为骗局。京东也不会发布京东稳定币外任何治理代币。(界面)
5. 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洪丕正:稳定币不应作为短期炒作工具,8月将启动监管制度
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洪丕正表示,稳定币不应作为短期炒作工具,而是一场长期战局,关键在于推动支付基础设施和资产市场数字化。香港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稳定币监管制度,提供清晰的合规框架,有助于吸引全球机构在港开展发行、托管和交易业务。香港不意在与美元稳定币竞争,而是专注巩固自身在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上的战略定位。(香港经济日报)
6. 高管警告:摩根大通数据收费计划或会“重创”加密货币和金融科技初创企业
据财富杂志报道,上月,当摩根大通告知金融科技公司,计划对它们访问其客户银行账户数据的行为收费时,这一举措在金融业的多个领域引发了强烈反响。据四位行业高管称,此举对金融科技行业是一个打击,可能会对早期初创企业造成毁灭性影响,包括加密货币行业的初创企业。然而,分析师认为,像PayPal和Block(原Square)这类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可能不会因这次收费调整而受到太大影响。 根据该计划,每当消费者将资金从摩根大通转移到加密货币账户或像Robinhood这样的第三方服务时,银行都可能向数据聚合商收取费用。加密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通常使用像Plaid或MX这样的聚合商来访问摩根大通等主要金融机构的客户账户。到目前为止,银行尚未向金融科技公司收费,但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人们普遍预计,聚合商会将新费用转嫁给金融科技客户,有些甚至可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7. 蔚来声明:“操纵黑公关”“雇水军”纯属诽谤,所谓“虚拟货币交易”举报截图系伪造
蔚来法务部于7月19日发布关于网络恶意造谣信息的严正声明:“近日,部分网络账号恶意发布针对我司及员工的不实信息,蓄意捏造并散布‘乐道汽车员工参与操纵黑公关’、‘雇佣水军攻击友商’等虚假内容。此类言论严重违背事实,纯属对乐道汽车及我司员工的恶意污蔑与诽谤。我们已经关注到包括‘阿文鉴机’等在内的网络账号在未确定内容真实性的情况下进行转发和评论。 网上流传一张所谓举报截图,显示‘虚拟货币交易细节’、‘证据汇编材料’ 等内容均为凭空编造,系通过AI生成的造谣虚假信息。 蔚来公司始终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黑公关和网络水军行为。 针对此次恶意造谣诽谤行为,我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坚决采取法律手段,追究相关主体法律责任,以维护公司及员工的合法权益,捍卫行业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8. 以太坊涨至去年12月高位,加密货币近24小时超7.5万人爆仓
在比特币暴涨之后,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也开始集体大涨。截至发稿,以太坊涨至3760美元/枚上方,为去年12月以来首次。数据显示,最近24小时,加密货币全网爆仓金额超2亿美元,共有逾7.5万人爆仓。
9. 分析:ETF每增持1万枚BTC可将均价推涨1.8%,10月或升至15万美元
据Decrypt报道,研究公司Cooper Research发布报告指出,随着投资者大量资金涌入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比特币价格上涨似乎已不可避免,数据显示,ETF持有量每增加1万枚BTC,比特币价格可平均上涨1.8%,分析师指出,从一系列数据指标来看,比特币似乎已准备好再次大幅上涨,杠杆驱动的市场狂热正在逐渐消退,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可能会走上一条更加温和的道路,预计可能在9月份达到14万美元,最早或于10月初升至15万美元。
10. Michael Saylor再次发布Strategy比特币持仓追踪信息,本周或将披露增持数据
Strategy(原MicroStrategy)执行主席Michael Saylor在X平台再次发布Strategy比特币持仓追踪相关信息,他写道:“Stay Humble. Stack Sats.”,通常他发布相关信息之后的第二天会披露Strategy的比特币增持数据。
11. CZ回应再次发文“加密市场具有波动性”:不用过度研究
币安联合创始人CZ本周在X平台发文“加密市场具有波动性”,因其曾于今年1月19日发布同样内容推文“加密货币波动剧烈(这种波动性既可能是风险,也可能是机遇)”,二度发文引发市场关注,对此CZ回应澄清表示:“我随便发发推,大家不用过度研究”。
12. 上海公布一起以稳定币为媒介的跨境非法换汇案,涉案金额达65亿元
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于7月16日公布了一起今年3月宣判的虚拟货币非法换汇案。案件显示,杨某、徐某等人通过操作国内空壳公司账户,为不特定客户海外账户提供稳定币(交易媒介是泰达币),进而实现资金的跨境转账获取收益,三年来参与非法买卖外汇的金额高达65亿元。其中,杨某在境外负责招揽客户、调配外汇资金,徐某在境内管理着17家空壳公司的对公账户,日均处理的资金流水超过千万元,分工明确且协作紧密。 披露的案件内容显示,2023年底,上海市民陈女士因需给海外的女儿汇款,受限于我国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于是辗转联系上一家境外“换汇公司”(前述杨某等人操控的国内空壳A公司),按照指示陈女士将人民币汇入A公司账户,随后其女儿境外账户便收到了等值的外汇,而该“换汇公司”从中收取了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作为报酬。长期以来,该犯罪团伙在境外以“代收代付”的名义,通过跨境“对敲”的方式,为境内外有外币与人民币兑换需求的客户提供非法汇兑服务。
13. 英国计划出售扣押的比特币以填补财政缺口,出售规模或达70亿美元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内政部正在与警方合作出售一批被扣押的加密货币,以填补财政缺口。目前警方扣押的加密货币总额尚不清楚。但2018年的一次突袭行动就从一起庞氏骗局案件中缴获了6.1万枚比特币。上周,比特币的价值达到12.3万美元,使其价值超过54亿英镑(约70亿美元),比被扣押时上涨了20倍。内政部计划建立一个“加密货币存储和变现框架”,允许执法部门安全存储冻结的数字货币并出售。根据警方旗下采购公司BlueLight Commercial代表内政部发布的招标公告,英国政府还将提供一份合同,运营一项集中化服务,负责持有和出售被扣押的加密货币。该合同价值高达5370万美元,有效期至少为四年。但该提案尚未收到可接受的投标。警方扣押数字资产和清理出售这些资产之间的时间通常很长。招标公告中承认:“资产扣押与法律程序结束(变现)之间的平均时间为1年以内,对于更复杂的案件,可能需要3至4年。”规模或达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