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政策深化,加之煤炭价格飙升进一步抬升玻璃生产成本,与此同时,企业库存持续消化至半年低位,供需矛盾加剧下,玻璃期货市场多头情绪高涨,价格维持坚挺走势。周五早盘,延续涨势,日内涨幅超7%,再创1月以来新高。
玻璃盯盘神器-指标共振功能(点击链接了解)显示,在当前价格下方,玻璃多个技术指标为价格提供支撑,上方阻力也正在显现,但跟支撑相比,整体力度较小。
7月24日,多个部委陆续发文多次提及整治“内卷式”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强化了市场对于“反内卷”的预期,推动价格连续大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国务院国资委7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办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总结上半年工作,交流做法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议又一次提到了国企带头抵制“内卷式”竞争。
生态环境部开展了《玻璃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和《矿物棉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2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编制工作。《玻璃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所规定的可行技术,可覆盖玻璃工业95%以上玻璃企业,为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核发排污许可证提供支撑。对此,国投期货表示,未来玻璃行业可能会从能耗方面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聚焦在煤制气以及石油焦的产线,相对天然气,这两者排放的颗粒物以及SO2以及NOx更高,而目前煤制气和石油焦产线占比在40%左右。如果未来需要对高耗能的产线进行调整,一方面可能会引起产能短期关停,另外燃料的改造,会助推成本进一步提升。
面对持续沸腾的市场预期,一德期货表示,整体来看,“反内卷”政策预期将继续主导市场,相关消息不断,热度维持,资金以交易政策为主,基本面失效,短期或延续强势。
7月24日,郑商所发布风险提示函,提醒近期影响玻璃、纯碱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提醒投资者理性参与、合规交易。
基本面方面,隆众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浮法玻璃行业开工率为75%,环比上周下降0.34个百分点,不过产能利用率增加0.57%至79.48%,浮法玻璃日产量小增0.73%至15.9万吨,位于4个月高位,本周全国浮法玻璃产量环比增加0.09%至110.81万吨,创3个月新高,同比下降7.06%。
库存来看,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6189.6万重箱,环比下降304.3万重箱或4.69%,同比减少7.74%,连降5周创今年2月份以来新低,折库存天数26.6天,较上期下降1.3天,尤其库存前期累积明显的华中地区,降幅最为明显。
现货方面,沙河地区价格从1120元涨到1245元,盘面也由贴水格局转变为升水格局。
反内卷仍需继续关注实际落地情况。短期预计玻璃纯碱跟随宏观情绪波动。玻璃长期仍需关注去产能实际落地情况,需求不佳的格局下,若供给不实际收缩,将再度回归现实交易。长期纯碱仍有新增产能投放,还是供给压力较大的品种。策略上,我们依然建议关注低位多玻璃空纯碱策略。
昨日玻璃行业污染防治文件流传,供应端收缩预期加强,市场多头情绪明显。供应方面,玻璃日熔量周环比持平,由于当前处于淡季,供应压力增大,受宏观反内卷政策信息的影响,玻璃为主要反内卷行业,市场对玻璃产量存在减产预期;需求方面,终端地产行业形势依旧维持弱势,需求难有起色,下游深加工订7月中为9.3天,环比下降,需求未见好转;利润方面,天然气、煤制、石油焦作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利润周环比有所增加,受宏观反内卷政策信息的影响,玻璃为主要反内卷行业,市场对玻璃产量存在减产预期,当前市场交易政策面,反内卷不断升级,玻璃价格有所支撑。
基本面边际改善。浮法玻璃运行产能暂稳。投机需求持续释放,昨日四大主产地玻璃产销率均值升至144.5%(+11%),推动库存由上游玻璃厂向中游转移,本周玻璃厂去库303万重箱,去库速度进一步加快。各个行业纷纷相应反内卷号召,生态环境部公开玻璃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反内卷政策预期不断强化,继续主导市场走向。对玻璃暂持看涨判断。策略上建议,玻璃01合约多单继续持有,并上调平仓线提前锁定利润;产能周期错位,玻璃强于纯碱,继续持有买玻璃01-卖纯碱01套利策略耐心持有(价差-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