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INTC.O)上季度营收好于华尔街预期,但因重组费用高企,利润承压。
这家芯片制造商周四公布了6月季度的混合财报:总营收为1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但高于FactSet分析师一致预期的120亿美元。然而,英特尔公布的调整后每股亏损为0.10美元,而FactSet追踪的分析师此前预计其调整后每股盈利为0.01美元。
财报发布后,英特尔股价在周四盘后交易中下跌4.6%,尽管财报发布前一度上涨。
重组费用拖累利润
公司表示,已“完成大部分计划中的裁员行动”,即裁减约15%员工,导致第二季度产生19亿美元的重组费用,该费用未计入调整后业绩;英特尔按GAAP口径录得29亿美元亏损。
此外,公司还计提了8亿美元的减值费用及2亿美元的“一次性期间成本”,这些额外支出使调整后每股收益减少了0.20美元。
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的运营表现展示了我们在改善执行力和提高效率方面取得的初步进展。我们正专注于强化核心产品组合和AI路线图,以更好地服务客户。”
按业务分项,客户端计算部门第二季度营收为79亿美元,数据中心与AI业务营收为39亿美元,均高于FactSet预期的74亿美元和36亿美元。
英特尔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在126亿至136亿美元之间,高于FactSet一致预期中值(127亿美元)。但利润指引逊于预期:公司预计调整后每股盈利将盈亏平衡,而分析师预期为每股盈利0.04美元。
本周早些时候,伯恩斯坦分析师指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可能不在英特尔的短期财报表现,而在于其未来战略。自今年3月陈立武接任CEO以来,市场一直关注其代工业务的走向,以及在AI技术竞赛中落后的情况下,芯片技术能否取得突破。
陈立武在周四的声明中表示,公司正在努力建设“一个更加财务自律的代工业务”。他承认这“需要时间”,但认为“存在明显机会以增强竞争力、改善盈利能力并创造长期股东价值”。
伯恩斯坦团队在报告中指出,英特尔PC业务“在关税动态的影响下短期或表现尚可”。但他们怀疑“不会有人仅因这一潜在利好而买入该股”,因为“需求提前释放的驱动力几乎已是既定事实”。伯恩斯坦还称,英特尔面临的结构性阻力“似乎正在恶化而非改善”,未来战略及发展方向“远比季度业绩更重要”。
美银证券(BofA Securities)分析师在周三客户报告中表示,尽管英特尔在业务和竞争力上面临阻力,他们认为18A制程的加速量产可能带来积极因素——这是英特尔在前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时期斥资数十亿美元开发的先进制程。
陈立武在财报电话会上称,英特尔正在18A产品的良率与性能目标上持续取得进展,它将成为公司未来至少三代客户端与服务器产品的基础;同时,18A家族在英特尔为美国政府及首批承诺客户提供服务方面也至关重要。
“在18A阶段之前及其期间,我们只依靠英特尔自有产品就能实现合理的投资回报,”陈立武说,“但随着14A节点资本开支增加,我们需要同时依赖自有产品及重要的外部客户,以确保部署资本的合理回报。”
美国银行团队还认为,英特尔“即将到来的企业客户设备更新周期可能在当前低迷预期下带来短期利好”。分析师维持对英特尔股票的中性评级,认为公司具备“潜在的转型机会”,但也指出该公司在中央处理器市场仍面临AMD(AMD.O)及英伟达(NVDA.O)的竞争压力,并且缺乏AI加速器产品组合。
陈立武在电话会上表示,他已实施一项新政策,即在芯片进入代工厂制造前的“最终设计阶段”(tape out),“每一个主要芯片设计都由他亲自审阅并批准”。
对于AI战略,他回应分析师提问时称:“未来几个月我们将公布AI战略”,并补充说公司将重点关注AI推理及Agentic AI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