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利率制定有时更像艺术而非科学,尤其当经济持续背离预期时——美联储周三直面了这一现实。美国可能正处在两种经济情境中的任意一种,而美联储官员或许还需数月才能辨明真相:一种情境中,潜伏在整体稳健数据下的经济疲软终将显露;另一种情境里,人工智能投资与家庭财富膨胀将推动经济穿越贸易战逆风。
本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主席鲍威尔为9月会议保留充分灵活性,既未作出承诺也不排除任何可能。官员们押注至少两个月的等待能厘清关税究竟会拖累经济、推升通胀还是影响甚微——这种耐心伴随着双向风险。
鲍威尔暗示他仍致力于维护年初看似已实现的“软着陆”,即通胀回落但未严重损害就业市场。然而,关税推高部分商品价格后形成的逆风,可能使美联储偏离轨道。五年前新冠疫情爆发时,美联储实施超常规刺激且撤出迟缓,导致了2022年通胀显现顽固性后的急速加息。
周三,这位美联储主席重申四年前的承诺:确保任何价格上涨不会持续。“但我们希望高效地实现目标——高效地,”他在记者会上表示。过早降息可能迫使美联储后续再度加息,“这很低效”,但等待过久又可能对就业市场造成不必要伤害。
在第一种经济情境中,鲍威尔引以为豪的4.1%失业率正掩盖劳动力市场加速恶化的风险。“失业率数据让你对就业市场真实状况产生误判,”复兴宏观研究经济研究主管尼尔·杜塔(Neil Dutta)指出。相比同等失业率水平的经济体,当前实际想工作却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异常多,零薪资增长的劳动者比例畸高,仅半数行业在新增岗位——这一指标处于历史低位。美联储理事沃勒两周前的演讲已警示此类担忧。
若劳动力市场开始瓦解,将佐证批评者观点——美联储本该本周(若非更早)重启降息。周三投票反对利率决定的沃勒认为,经济强度被高估。鲍威尔未否认这些忧虑,指出失业率企稳源于劳动力供需同步放缓,这正是“我们看到就业市场下行风险”的原因。
消费领域也显现疲软迹象。美国银行研究院数据显示,酒店、机票及餐饮等服务消费连续三个月下滑,为2008年来首次。截至6月的三个月,低收入家庭信用卡支出出现逾一年首降。消费者正缩减旅行餐饮等非必需开支,而保险房租等刚性成本持续攀升。
“若要描述消费者现状,我会说正在降温但未冻结,更未崩溃,”美银研究院主管莉兹·埃弗雷特·克里斯伯格(Liz Everett Krisberg)表示。
房地产市场构成另一拖累因素,可能放大就业市场脆弱性。住宅投资持续萎缩,待售房源积压,表明更多市场正耗尽愿(或能)承受6.5%以上房贷利率的买家。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些警示信号只是杂音。
在第二种情境中,经济延续“逆预期”表现,AI投资热潮与家庭财富积累将抵消新兴疲软。“美国经济已穿越2022年利率飙升、2023年地区银行危机及当前贸易动荡,”巴克莱全球研究主席阿贾伊·拉贾德雅克沙(Ajay Rajadhyaksha)表示。
他强调两大支撑因素:AI投资抵消利率敏感行业疲软,房价股价上涨积累的财富支撑高收入群体消费。“每次赴亚欧出差都提醒我,世人尚未意识到美国家庭过去四年财富增长多么显著。除非长期国债收益率骤升等意外冲击,很难想象美国会陷入全面衰退。”
摩根士丹利美国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加彭(Michael Gapen)指出,在此情境下美联储今年几无降息理由。即便关税相关涨价如沃勒预期般短暂,若共和党减税或消费补贴刺激需求,仍可能引发棘手连锁反应。
“持续性问题不在关税本身,而在需求端对关税故事的反应。”拉贾德雅克沙认为关税涨价是一次性的,但7-8月通胀数据将体现其影响,令美联储9月难以下调利率。
曾任阿根廷央行官员的美银全球经济研究主管克劳迪奥·伊里戈延(Claudio Irigoyen)警告,指望数月内化解关税冲击风险巨大。
“疫情也曾是美联储选择忽视的‘暂时冲击’,他们错了——并非因其不短暂,而是所谓的‘暂时’可能长达一两年,久到不容忽视。”他指出的金融泡沫风险同样质疑降息逻辑:“若急需降息,为何股市连日上涨?私募信贷为何繁荣?”
鲍威尔却显得从容:“理解关税影响尚处早期阶段,我们只能继续观察学习。”
以上内容来自《华尔街日报》著名记者 、素有“新美联储通讯社”和“美联储传声筒”之称的Nick Timir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