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发布了超出华尔街预期的第三季度营收指引,AMD(AMD.O)股价在周二盘后交易中仍下跌6.3%,市场担忧近期股价涨幅过快,同时对公司未将中国市场销售纳入预期产生疑虑。
在新一代AI芯片出货提速、以及其PC处理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推动下,AMD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87亿美元(上下浮动3亿美元),高于FactSet分析师一致预期的83亿美元。
CEO苏姿丰(Lisa Su)表示,公司在计算与AI产品组合方面“需求强劲”。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展望并未计入对中国客户销售Instinct MI308芯片的收入,因相关出口许可证尚待美国政府批准。
苏姿丰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目前发往中国的库存大多尚未成为成品,“还需几个季度才能消化完”。她指出,具体收入确认时间还要看许可证何时获批,但整体来看,“我们目前的局面比90天前要好”。
杰富瑞分析师上周就曾指出,若AMD发布对中国销售持保守态度的指引,“股价可能回调”。
尽管整体营收强劲,数据中心业务本季度营收为32亿美元,刚好达到市场预期。公司表示,这一板块主要受益于Epyc处理器强劲需求,成功抵消了MI308芯片对华发货受阻的负面影响。
苏姿丰指出,AI场景下对Epyc CPU的需求正在上升,尤其是在“代理型AI”(agentic AI)兴起的背景下,每一个由GPU生成的Token通常会触发多个CPU密集型任务,从而增加对通用计算基础设施的需求。
客户端和游戏业务营收为36亿美元,高于预期的34亿美元。公司本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48美分,符合市场预期。
MI355是AMD最新的AI加速芯片,属于今年6月发布的Instinct MI350系列。苏姿丰表示,该芯片已经开始生产并发货,客户反馈“非常积极”,公司对其AI业务前景持乐观态度。
由于MI355与上一代MI300系列结构相似,预计将“快速放量”,并吸引客户采用。下一代MI400系列也收获了良好的客户反馈。
尽管基本面强劲,AMD股价今年以来已从4月低点反弹123%,过去一个月更是飙升26%。瑞穗分析师Jordan Klein指出,投资者在财报前难以判断“AMD要给出多高的指引,才能让股价继续上涨”。
他认为,近期涨势主要来自零售投资者对其有望赢得更多超大规模客户GPU订单的兴奋情绪。
Klein强调,尽管AMD尚不能称为AI行业的风向标,但其新款GPU在今年下半年持续推进,公司在AI赛道上依然是有力竞争者。
根据汇丰银行7月分析,MI355性能可与英伟达B200相提并论,预计售价可达2.5万美元,比此前估算高出1万美元,仍比英伟达同类产品便宜30%,有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但AMD尚未确认是否会上调芯片价格。
虽然AMD交出营收创纪录、未来展望积极的成绩单,但由于未纳入对中国销售的乐观假设,加之股价短期大幅上涨,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股价盘后出现明显回调。分析人士认为这类回调可能是“温和的,后续有望被买盘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