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市场预计美联储大概率会在9月降息,同时押注年底前至少再有两次降息,并预测到2026年利率将降至3%以下。
与此同时,美银的模型显示,即便CPI月度涨幅温和,通胀同比也将在12月维持在2.9%或更高,高于2025年初的2.3%-2.4%区间。
在观察到市场中罕见的信号后,美国银行证券(BofA Securities)的策略师们警告称,当前局势与2007-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
策略师霍华德·杜(Howard Du)及其团队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当下的货币与通胀环境,正在闪现出上一次美联储在通胀上升背景下降息时的信号。
霍华德的团队分析指出,政策利率下行的同时,通胀加速的情况极为罕见,自1973年以来仅占16%。历史上,央行往往是在通胀下行时才会降息,而非物价走高时。
美银担忧,如果今年多次降息,可能会导致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政策利率大幅转负。这一举动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元,他们警告说,这与2007年极为相似。当时美联储在供给驱动的通胀背景下放松政策,引发汇率波动,并为金融危机埋下伏笔。
霍华德的团队还指出外汇市场的高度相似性。当前,美元正走向自1999年以来表现最疲弱的一年,其走势与2007年相比更为接近,而非过去半个世纪的其他年份。彼时,美元在降息前夕急剧贬值,这种情况持续数月,直到实际利率回升才逆转。
与此同时,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的股票与量化策略团队在另一份报告中,将当前的“七巨头”(尤其是英伟达)等超大盘股与上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进行了对比。漂亮50的行情延续至大约1973年,之后随着“大通胀”来临及美元脱钩金本位,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超大盘股已连续领跑七年,但在7月出现了裂痕。”萨维塔·苏布拉马尼安(Savita Subramanian)领导的团队写道,其开发的美国市场周期指标在7月转向“复苏”,并持续到8月,这与以往小盘股、价值股领跑的周期相似。
美银分析师表示,在以往的“复苏”中,小盘股和价值股强劲跑赢,因为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流向股市,一旦无风险收益率下降,风险偏好便随之抬升。
如今的超大盘股,虽然在过去几年推动了市场上涨,但其以自由现金流利润率和高评级公司数量衡量的平均增长率与质量均已下降,估值溢价被进一步拉长,脆弱性上升。
这或暗示,市场机会将向超大盘成长股之外拓展,风险溢价压缩,市场话语权正在转移。
这两份报告出自不同团队,时间上前后紧接,都在消化美联储潜在的降息前景,并对过去25年中两次重大金融危机的历史相似性进行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银并未将这两条脉络直接联系起来,也未预测另一场迫在眉睫的金融危机,但“2007年的幽灵”已然浮现,而“漂亮50”走势也出现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