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驻印度大使馆官员表示,尽管美国一再警告并因此对印度额外加征25%的关税,俄罗斯仍预计印度将继续购买其石油。
此前,印度在面临美国关税威胁后,曾暂停向俄罗斯购买石油,如今已恢复采购。俄罗斯驻印度大使馆代办巴布什金(Roman Babushkin)在8月2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有“非常、非常特别的机制”继续向印度供应原油,印度进口的俄油将维持在同样水平。
俄罗斯官员还表示,印俄将找到克服关税的方法。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表示,俄罗斯看到了向印度供应液化天然气的潜力,并希望扩大与印度的核能合作。
这让美印关系再度遇到外交乱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声称,这些采购为普京持续俄乌冲突提供了资金。事实究竟如何?
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印度几乎不是俄罗斯石油的买家。但当冲突颠覆了能源市场后,印度在其传统的海湾地区能源供应中,被欧洲挤出了竞争。与其他能源进口国一样,印度发现现货市场和长期合同都因高收入的欧洲买家加入而严重失衡。于是,它几乎别无选择,只能转向唯一可供大规模供应的来源——俄罗斯。
曾任印度外交部政策顾问的阿肖克·马利克(Ashok Malik)撰文分析称,值得注意的是,上一届美国政府甚至鼓励印度这样做,美国官员还曾公开表示,这一举措有助于全球能源市场稳定,并维持可承受的价格。
特朗普政府最初似乎对此默许,但突然有一天又毫无预兆地改变了立场。
马利克指出,印度并不是唯一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国家,即便在狭义的能源领域也不是。比如,中国是其原油和煤炭的最大进口国;欧盟则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的最大客户。过去一年,欧盟自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数量上升,甚至创下新高。土耳其则大量进口原油、石油产品和管道天然气。
美国自身又是否“清白”?有意思的是,普京在阿拉斯加的讲话中提到,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俄贸易增长了20%。
马利克指出,尽管俄乌冲突持续,美国仍然从俄罗斯以及白俄罗斯进口化肥以供农业使用,还购买俄罗斯的铀和钚来支撑其核能产业。其电子和汽车产业则从俄罗斯采购钯金。
这些都被解释为“经济上的必需”。马利克说,其他国家同样可能觉得有类似的迫切需求。
马利克还指出,印度对俄出口规模极小,每年不到65亿美元。而美国的其他亲密盟友却有着更庞大的贸易额,比如,欧盟对俄出口高达435亿美元,土耳其90亿美元。
诚然,自2021年以来,欧盟的出口额显著下降,但情况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布鲁金斯学会在2024年9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指出,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欧盟,尤其是德国和意大利,对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出口急剧上升。
“这一出口激增规模之大,完全不可能仅仅针对这些国家的国内需求。”该报告暗示,这些货物很可能被“转运”,并且对俄罗斯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官员还辩称,印度利用与美国贸易顺差所得的美元去购买俄罗斯石油。但马利克说,任何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美印贸易顺差与印度在其他地方购买能源毫无关联。事实上,如果按这种逻辑,欧盟等地区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它们对美顺差更大,对俄贸易规模也更大。
因此,马利克分析称,印度之所以受到针对,仅仅是因为它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仍未完成,印度在抵制不合理的要求和不公平的期待。单独挑出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予以谴责,必然被解读为对新德里谈判代表施压。这背后的议程本质上是美国的私利,再虔诚的逻辑包装也掩盖不了这一点。
最终结果既令人失望,也难以持续。马利克认为,这种做法正在危及几十年来建立的政治互信。本周,白宫一名发言人含糊其辞地提到可能对印度“制裁”。财长贝森特和白宫顾问纳瓦罗也都发表了批评言论,在印度人看来,这些言辞同样虚伪。其潜在后果可能影响深远。
马利克说,战略伙伴关系无法建立在虚假的论点、不合理的贸易要求和单方面的排他期待之上。它们需要的是相互尊重,以及对关系是双向互动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