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系期货主力合约领跌期市,SC原油主力合约跌超3%,燃料油主力合约跌近3%,低硫燃料油(LU)主力合约跌超2%。当前原油市场正处于地缘冲突扰动、主要产油国供应调整与季节性供需转换的关键交织期。
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设施的袭击已对俄能源产业链造成实质性冲击。据路透社测算,此类袭击已扰乱俄罗斯至少17%的炼油能力——近期乌方针对俄10家炼油厂发起打击,直接导致俄每日110万桶的炼油产能陷入中断。偏偏当前俄罗斯正处于汽油季节性需求峰值,游客出行与农业生产对燃油的消耗激增,供需错配已引发局部供应危机:在俄军控制的乌克兰地区、俄罗斯南部乃至远东部分区域,普通A-95汽油供应稀缺,司机被迫转向价格更高的替代燃料,国内燃油市场压力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炼油厂运营中断反而为俄罗斯释放了更多原油出口空间。三位知情人士透露,俄罗斯已将8月西部港口原油出口计划较原计划上调20万桶/日。但这一增量的落地存在明显不确定性:持续的无人机袭击导致炼厂维修期限“每日变化”,出口安排可能出现延迟与数量调整。“目前无法确定俄罗斯本月及下月的实际装载量”,一位消息人士直言,袭击与维修计划的动态变化正持续干扰出口节奏。
华泰期货对此表示,“增加的供应能否转化为出口存在疑问,尤其是在美国对印加征二次关税的背景下,除非贴水进一步下调,否则卖家增加俄油采购的动机有限。”
为缓解国内燃油短缺与价格上涨压力,俄罗斯政府已采取政策干预。8月25日,由俄副总理诺瓦克主持的国内汽车燃料市场工作组会议决定,将更广泛的汽油出口限制延长:汽油生产商需在9月30日前禁止出口,非生产商的出口禁令则延长至10月30日(主要影响海运供应)。此前,受炼厂遇袭与农业等领域需求上升推动,俄罗斯国内汽油价格已出现周期性上涨,政策延长旨在优先保障国内市场稳定。
伊朗原油出口在8月呈现下滑态势,反映出美国重启制裁背景下的多重压力。数据显示,8月迄今伊朗原油日均出口量约为150万桶,较今年3-5月期间170万桶的日均水平明显回落。
尽管当前出口规模仍保持可观,但已低于年内早些时候触及的峰值,核心制约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国内能源需求上升,分流了部分出口资源;二是制裁导致物流运输环节受限,影响出口效率。
国内方面,隆众资讯数据显示,山东独立炼厂到港量达301.6万吨,环比大幅上升101.07%,反映采购意愿积极;同时,山东地炼及全国独立炼厂开工率小幅回升,表明炼厂正逐步复产,但由于提货速度可能滞后于生产,厂区库容率随之略有上升。瑞达期货表示,整体来看,市场采购活动显著增加,生产活动也呈现复苏迹象。
对于原油期货后市行情,华泰期货呈偏空看法,其最新研报指出,“油价短期区间震荡,中期空头配置。”混沌天成期货也持相同看法,“需求受到海外长债利率压制,供应过剩确定性较高,但库存分布不均导致显性库存偏低,原油或震荡下行。”
瑞达期货相对保守,认为技术上,SC原油主力合约短期震荡运行,关注MA60均线486左右支撑位。基本面来看,乌克兰袭击俄罗斯炼油厂及美国飓风季加剧供应担忧。此外,特朗普要求俄乌两周内达成进展否则将行动,并罢免美联储理事加剧降息预期。英法德与伊朗核谈判,伊朗局势仍有缓和迹象,削减供应风险担忧。总体来看,供应风险叠加需求稳健为油价形成支撑,关注俄乌会晤情况以及9月7日的欧佩克会议。
对于虽无新驱动因素,但原油期货7月以来的横盘震荡格局得以巩固,重心小幅上移的情况,南华期货归因于三方面:一是俄乌局势进展放缓,市场对局势快速降温的预期减弱,地缘溢价存在情绪修复;二是需求仍处季节性峰值,拐点尚未显现,提供必要支撑;三是欧美原油进入移仓换月阶段,近月空头减仓与远月多头增仓的仓位调整形成技术性支撑。
对于后市,南华期货认为,宏观情绪偏负面,恐慌指数低位抬升、美股高位回调,未对原油形成利好。展望后市,8月下旬后需求将随美国夏季出行结束及炼厂秋检进入季节性下滑通道,而OPEC+9月会议若如预期决定10月暂停增产,短期或提振情绪,但因产量配额已处高位,叠加需求下滑,供需失衡压力将使基本面对原油呈利空导向。同时,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概率降至75%,年底降息预期次数缩减。整体来看,近期反弹缺乏实质性利好支撑,上行空间有限,未来逻辑中性偏空,需警惕下行风险及宏观情绪波动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