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晶硅主力合约开盘后单边下跌,为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下跌,日内最低跌至49260元/吨,日内跌幅逾3%;工业硅主力合约跌破8500关口,日内一度跌超2%。
现货方面,SMM华东通氧553#硅报价9200-9500元/吨,421#硅9400-9700元/吨,但实际成交以点价为主,部分规格周内下跌50-100元/吨。N型致密料持稳于46-50元/千克,复投料报46-52元/千克。尽管头部企业尝试挺价,但下游采购仍倾向低价货源,成交集中在46-49元/千克区间。
SMM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工业硅主要地区社会库存共计54.3万吨,较上周环比减少0.2万吨。其中社会普通仓库11.7万吨,较上周环比持平,社会交割仓库42.6万吨(含未注册成仓单及现货部分),较上周环比减少0.2万吨。
供应端,Mysteel表示,小产区近期有复产现象,西北主产区继续维持小规模复产节奏,供给端产量小幅增加。97硅厂家目前生产成本较高,现阶段97硅厂家暂无集中复产意愿。
需求端,SMM表示,8月多晶硅排产预计将来达到14万吨左右,主要是丰水期爬产影响,9月目前出现部分基地减产,减产力度不一,同时企业自律也对后续生产产生一定影响。
有机硅方面,SMM表示,目前单体厂整体行业开工仍处于相对高的负荷,整体产量较上周相对稳定,但企业隐性压力有所增加,个别单体企业后续将计划检修降负。本周DMC价格大幅下行,下游企业根据实际需求适时进场采购,因此部分单体企业库存仍处于常规水平。
政策端对价格的支撑力度增强。六部委联合召开的光伏座谈会明确要求“反低价倾销”,禁止硅料企业以低于现金成本销售,头部企业主动减产控销。据硅业分会统计,前两大硅料厂商开工率下调幅度最大,直接推高综合生产成本,为价格提供刚性支撑。
然而,基本面压力未消。据国信期货,8月多晶硅产量预计接近13万吨,而下游需求量仅约10.6万吨,供过于求格局未改。广期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多晶硅期货仓单达6870手,环比增加140手,创交割业务开启以来新高,反映套保抛压加剧。
东海期货表示,多晶硅仓单数量6870张(环比增加140手),近期仓单连续多日增加,反映套保压力增强,关注仓单压力。多晶硅是反内卷的重点行业,预期仍存,且下方现货价格再次上涨提供支撑,但同时多晶硅8月产量逼近13万吨,仓单数量也持续增加,面临强预期与弱现实博弈,短期预计高位震荡。
值得注意的是,硅片环节价格调涨已陆续落地。据Mysteel,多晶硅一线企业报价升至52-53元/千克(约5.2万-5.3万元/吨),二线企业跟涨至46-48元/千克,全尺寸硅片同步上涨0.05元/片。但成交仍集中于46-49元/千克区间,下游对高价接受度有限,凸显“有价无市”矛盾。
银河期货对工业硅持偏空观点,“焦煤价格大幅回调导致工业硅看跌情绪增强,工业硅开炉数量增加且高库存格局未变,短期内工业硅可能延续回调趋势。”
而南华期货和广州期货相对保守,认为工业硅价格将震荡运行。南华期货表示,“工业硅市场进入震荡调整阶段,开工率预计见顶,需持续跟踪库存和下游排产情况,短期价格在8200-8800元/吨区间震荡。”而广州期货指出,“西南地区小幅复产和新疆大厂提产增加供应,同时下游多晶硅提产增加需求,行业处于供需双增格局,但仓单注销放缓和需求改善不明朗,整体宽松格局未扭转。”
金瑞期货也持类似看法,“市场存在工业硅供给侧改革的政策面预期,但暂无明确政策和出清方向落地,当前价格缺乏驱动。基本面上,下游多晶硅开工积极性高,对多晶硅及硅片报价齐涨,对工业硅需求形成利好;供给端开工暂稳,总体近月平衡预期为紧平衡。短期预计价格维持宽幅震荡,主力合约价格区间8400-9000元/吨。后市需关注新疆复产情况、电价补贴变化。”
多晶硅方面,瑞达期货分析指出,供给增加,需求减弱,预计下周多晶硅行情将面临继续调整。价格虽有成本和政策支撑,但上方空间受下游接受程度限制,大概率继续呈现震荡走势。而工业硅方面需求开始稳步下滑,但供给有所下滑,整体依旧维持震荡态势。
建信期货表示,现货价格刚性为盘面提供有力下方支撑,政策面逐渐进入理性驱动阶段,盘面价格升水区间宽幅震荡,高位仓单持续增加,谨慎偏强运行。
而五矿期货认为,多晶硅继续延续“弱现实、强预期”格局,短期市场关注点仍然在于产能整合政策以及下游顺价进展。对于仓单数量快速增长后对盘面可能带来的压力,还需继续观察。多空消息交织下,预计硅料价格维持高波动运行,注意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