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周三黄金价格再度下跌,此前一天该贵金属刚刚经历了十多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然而,历史数据显示,此类暴跌后,金价更有可能小幅回升。
班诺克本资本市场(Bannockburn Capital Markets)首席市场策略师兼董事总经理马克·钱德勒(Marc Chandler)表示,周二黄金价格暴跌的原因是“黄金跟风者”(即因“错失恐惧症”买入黄金的投资者)被迫平仓,同时基金经理为保住收益而急于抛售。
当日金价单日跌幅创下12年来之最。周三,黄金期货价格再度下跌1.1%,收于每盎司4065.40美元。
斯通克斯公司(StoneX)市场分析师法瓦德·拉扎卡扎达(Fawad Razaqzada)在周二的报告中表示,此次回调引发了一个疑问:黄金是已见顶,还是仅仅迎来了迟来的调整?“答案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他说。
但回顾黄金过往“单日跌幅5%及以上”的行情会发现,此类暴跌往往不会产生持久影响。
道琼斯市场数据(Dow Jones Market Data)对交投最活跃黄金期货合约的分析显示,自2006年5月24日以来,每当金价出现5%及以上的单日跌幅,一个月后价格平均会上涨约1.82%。其中,在2006年6月13日下跌7.3%后,金价一个月内反弹15.46%,为最大涨幅;2006年5月24日下跌5.4%后,金价一个月内再跌7.76%,为最大跌幅。
“不应指望黄金和白银会直线上涨。”货币金属交易所(Money Metals Exchang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特凡·格里森(Stefan Gleason)告诉《市场观察》(MarketWatch)。他表示,本周这样的回调“健康且有益”,“牛市本就是在重重担忧中攀升的”。
2025年最热门的交易策略之一“贬值交易”,核心逻辑是黄金可对冲美元贬值风险——其前提是美元价值将下滑,投资者需以黄金作为替代资产。而当前市场对这一逻辑的质疑声渐起,也推动了金价下跌。
货币金属交易所的格里森向《市场观察》表示,“‘贬值交易’的核心逻辑仍完全成立”,“仅仅因为一轮强劲且持续的涨势中出现大幅回调,就宣称‘贬值交易’已终结,这种说法很荒谬”。
但班诺克本资本市场的钱德勒认为,“贬值交易”的背后逻辑站不住脚。他指出,从几乎所有指标来看,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仍处于高估状态。
钱德勒在电话采访中表示,总体而言,投资者似乎“略微”质疑了“贬值交易”的逻辑。“过去几天金价大幅下跌,而美元却走强。我的看法是,‘贬值交易’忽略了一个事实:无论从哪个维度衡量,美元都被高估了。如果美元处于低估状态,‘贬值交易’还有更强的依据,但目前情况显然不是如此。”
钱德勒援引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该数据通过消除各国价格水平差异,来平衡不同货币的购买力,结果显示:欧元和日元相对于美元被低估逾50%;在G10货币中,仅有瑞士法郎相对美元高估,幅度略超18%。
与此同时,衡量美元兑六种主要货币汇率的洲际交易所(ICE)美元指数,自上周五小幅上涨后,周三稳定在99附近。钱德勒表示,美元仍严重高估,即便其回落至公允价值,“也算不上真正的贬值”。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纽约分行G10外汇研究全球主管兼北美宏观策略主管史蒂文·英格兰德(Steven Englander)表示,市场参与者低估了美元反弹的可能性。他在周三的电子邮件中称,他认为美联储降息的空间“比其他人预期的更小”,而这一观点最终将对美元形成支撑。
此外,英格兰德表示,美国“可能正经历生产率激增”,这通常会推动美元走强,且各国外汇储备管理者在抛售美元时似乎“非常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