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美联储即将结束其量化紧缩计划,为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时启动的大规模金融市场干预画上句号。
美联储希望市场能够自主运行,央行则回归运用传统利率工具来刺激或冷却经济的常规模式。
为抵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美联储曾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购入数万亿美元证券以维持低长期利率。这使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膨胀至近9万亿美元。自2022年起,美联储通过量化紧缩逆转此前的刺激措施,已让其资产负债表缩减2.2万亿美元。
美联储意图将银行准备金从“充裕”降至“充足”,但始终难以确定量化紧缩的终止时点。目前银行准备金占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为10%。
与此同时,美联储竭力避免重蹈首轮量化宽松的覆辙——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后,该央行放任银行准备金占比降至6.5%,市场因流动性短缺产生剧烈波动,隔夜利率骤升300个基点,迫使美联储紧急重启资产购买。
为防范市场再度失控,美联储持续放缓缩表节奏,将每月国债减持规模降至50亿美元。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将这一过程比作“渡轮减速进港,以便更精准停靠码头”。
道明证券美国利率策略主管根纳季·戈德堡(Gennadiy Goldberg)指出,本月早些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聚焦资产负债表的讲话,已预示政策调整将至。
深谙美国金融体系运作机制的专家们从货币市场利率上行等信号中判断,美联储应当终止量化紧缩。莱特森ICAP首席经济学家卢·克兰德尔(Lou Crandal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警信号已开始闪烁。市场环境变化已足够显著,继续等待毫无意义。”
麦格理集团全球利率策略师蒂埃里·威兹曼(Thierry Wizman)表示,部分交易员可能将结束量化紧缩解读为又一项刺激经济的政策举措。
更有专家警示,货币市场现状表明美联储正重蹈2019年过度抽离流动性的覆辙,呼吁央行重启证券购买。美国银行证券美国利率策略主管马克·卡巴纳(Marc Cabana)认为,美联储已让过多准备金流失,本质上“已越过停泊点”,必须增购国库券以向市场补充流动性。
尽管美联储坚称此类资产负债表扩张与量化宽松存在本质区别——量化宽松通过购买长期资产压低利率,而资产负债表管理将聚焦短期国库券——但卡巴纳指出:“尽管专家持不同观点,多数市场参与者仍会视其为金融条件放宽的信号,推动股市上涨。美联储不得不承受这种误读带来的后果。”
戈德堡表示,美联储目前尚未认为需要增购证券,他预测该央行在2026年末前不会扩张资产负债表,但强调联储将密切关注年末融资成本,随时准备应对市场压力。戈德堡同时透露,结束量化紧缩后,美联储将继续放任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自然缩减,并将所得资金再投资于国库券。目前美联储持有2.1万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但长期目标是将资产组合主体转为美国国债。
对美联储而言,危机期间购买证券仍属相对新颖的策略。克兰德尔指出,经历两轮债券购买计划后,美联储对使用量化宽松作为货币政策刺激工具将更为审慎。量化宽松的批评者认为,这使美联储在金融市场中留下过重的干预痕迹。
克兰德尔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美联储官员不会再次面临需要启动量化宽松的环境。前两次量化宽松实施时,美联储均在政策利率目标区间接近零水平——即通缩信号显现后——才启动该计划。他预测未来经济更可能面临通胀压力:“我们认为短期内无需担忧通缩问题。”
北方信托首席美国经济学家瑞安·博伊尔(Ryan Boyle)分析,鲍威尔或许将资产负债表问题视为其明年五月任期结束前最后待办事项。他强调:“将资产负债表维持在稳定状态,将使其继任者难以调整使用方式,直至下一场危机重新开启这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