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朗普:希望将美国打造成“比特币超级大国”
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举行的「美国商业论坛」首日(当地时间11月5日下午1点)登台演讲时,特朗普呼吁美国应当接纳加密资产(虚拟货币),并展现了他在这一领域中追求领导地位的雄心。特朗普表示,「我们今天聚集在迈阿密,是为了接纳一个至关重要的产业。我签署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行政命令,终结了联邦政府对加密资产的战争。加密行业曾一度被包围,但现在已经不是那样了。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一个庞大的产业。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出色的企业家,他们不仅从事其他业务,也积极参与加密资产领域。」此外,他还说道,「加密资产可以极大减轻美元的负担,并带来许多积极的效果,我们正在专注推动这一点。我们要让美国成为比特币(BTC)的超级大国,成为全球加密资产的中心。」
2. 摩根大通:预计比特币价格将在未来6到12个月内达到约17万美元
据The Block报道,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未来6至12个月,比特币价格有望升至约17万美元,这主要得益于杠杆水平调整,以及比特币相对黄金的波动性改善。近期,加密货币市场从高点回调近20%,10月10日永续期货市场出现创纪录的清算规模,11月3日又发生较小规模清算,且当日DeFi领域超1.2亿美元的Balancer漏洞利用事件,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信心,引发对协议安全性的担忧。 不过,目前永续期货去杠杆阶段基本结束,比特币永续期货未平仓合约与市值之比已回落至历史常态,以太坊市场也呈现出类似趋势。此外,黄金波动率上升,让风险调整后的比特币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其与黄金波动率之比已降至2.0以下。据此估算,比特币市值需增长近67%才能与黄金投资总额匹配,当前比特币价较公允价值低约6.8万美元,未来6至12个月或大幅上涨。
3. 调查:今年持加密货币的传统对冲基金比例升至55%
据彭博社报道,另类投资管理协会与普华永道2025年调查显示,今年持加密货币的传统对冲基金比例从2024年的47%升至55%,约47%的受访机构投资者因当前监管环境增加配置。此次调查于上半年开展,受访者涵盖全球122家机构,管理资产近1万亿美元。调查还与至少半数资产投加密货币的专业基金经理交流,今年有新基金成立,如BlockSpaceForce旗下基金计划投资数字资产财务公司。调查发现,在专注于加密货币的基金中,持有最广泛的资产是比特币,紧随其后的是以太坊和Solana,73%的基金持有Solana,高于2024年的45%。 对多数对冲基金而言,加密货币只是众多策略之一,平均配置7%,超半数基金配置比例低于2%,但71%的受访者计划未来12个月增加加密货币敞口。在有加密货币敞口的受访者中,67%的人使用了加密衍生品,高于2024年的58%。现货加密货币交易的比例从25%升至40%。约52%受访者对代币化感兴趣,43%的传统对冲基金计划未来三年参与DeFi。
4. Wintermute:流动性驱动加密货币周期,而如今资金流入已停止
Wintermute在X平台发文称:“流动性驱动加密货币周期,而如今资金流入已停止。自2024年初以来,稳定币、ETF及数字资产财库的规模已从1800亿美元增至5600亿美元,但增长势头已然放缓。资金在内部轮动,而非进入新的市场,这导致涨势迅速消退,且市场广度持续收窄。当这三个资金流入渠道中的任何一个重新加速运转时,流动性将回流至数字资产领域。在此之前,加密货币仍将处于自筹资金阶段。”
5. Robinhood高管:公司不会急于涉足加密货币财库领域
据Cointelegraph报道,Robinhood财务与战略副总裁Shiv Verma在周三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就公司是否买入并持有加密货币作出回应。他表示公司为此思考已久,作为加密领域重要参与者,他们希望与社区保持一致,也乐见客户积极参与,但需权衡股东利益。若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纳入资产负债表,虽能强化社区认同,却会占用资本,而当前公司还有开发新产品、工程投资等优先事项。况且,股东本就可直接在平台交易加密货币,公司不宜代为决策。目前管理层仍在辩论利弊,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会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在契合社区与提升资本效率之间寻求平衡,谨慎评估这一选择对公司的长远影响。
6. 市值前100大加密资产中有72个距历史高点跌幅超过50%
据Galaxy Research数据,当前市值前100的加密货币(剔除稳定币)中,有72个资产较历史高点回撤超50%,其中部分项目跌幅接近90%。相较之下,BTC、ETH、BNB等主流资产跌幅相对较小,LEO接近持平。
7. Deribit:价值超50亿美元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将于周五到期
Deribit在X平台发文称,价值超50亿美元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将于周五16:00(UTC+8)到期。比特币期权持仓情况显示,继上周价格跌破10万美元后,市场谨慎情绪再度升温。最大痛点价位仍维持在10.8万美元附近,看跌/看涨期权比率约为0.83。对冲活动活跃,但未现恐慌迹象。未平仓合约主要集中在10万美元看跌期权及12万至12.5万美元看涨期权,反映了比特币当前的市场态势。 以太坊期权则显示,在近期价格跌破3700美元后,市场虽持谨慎态度但整体有序。最大痛点价位位于3800美元附近,看跌/看涨期权比率约为0.9,表明持仓分布均衡且略偏防御。未平仓合约集中在3500美元看跌期权及4200美元看涨期权,勾勒出以太坊的关键博弈区间。
8. 美国法院裁定FBI对销毁含3400枚比特币硬盘无责,目前约有370万枚比特币可能永久丢失
据Cointelegraph报道,美国法院裁定FBI不对销毁一个含有3400枚比特币的硬盘负责。 此前,硬盘所有者曾多次否认其拥有大量比特币,导致政府放弃进一步寻找比特币的线索,并在通知后按惯例清理了可处理的设备。这一事件增加了比特币不可恢复损失的总量,目前估计约有370万枚比特币(占总供应量的18%)可能永久丢失。
9. 特朗普加密顾问:DeFi借贷的信用危机正演变为加密流动性危机,蔓延至CeFi的可能性极高
特朗普加密货币顾问戴维・贝利(David Bailey)表示,去中心化金融(DeFi)借贷领域的信贷危机正演变为加密货币流动性危机。若无法提供保证金追缴所需抵押品,或对冲操作失效,风险从去中心化金融(DeFi)蔓延至中心化金融(CeFi)的可能性极高……10月10日,第二轮(危机)或将到来。希望事态不会发展到这一步,但仍需保持谨慎,规避交易对手风险。
10. 4E:长期持币者抛售450亿美元BTC,美国停摆或推迟加密立法至2026年
比特币周二一度暴跌7.4%,自6月以来首次跌破10万美元。链上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长期持币者抛售约40万枚比特币,约合450亿美元,成为本轮下跌的主因。分析人士认为,现货市场的持续抛压导致市场结构失衡,尤其是部分长期钱包选择在高位套现,使市场短期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 美国政治不确定性亦成为风险催化剂。美国政府停摆已持续36天,创历史纪录,可能迫使“加密市场结构法案”推迟至2026年。白宫数字资产顾问Patrick Witt表示,相关部门的停工严重影响法案文本起草;区块链协会CEO Summer Mersinger也指出,立法延宕几乎已成定局。 比特币已逼近超卖区域,部分指标如RSI出现企稳迹象,但尚未形成明确的止跌信号。市场或仍需经历现货盘主导的去杠杆过程,才能确认底部。 花旗银行则指出,加密市场疲软的根源在于现货ETF资金流入放缓与风险偏好下降。自10月初以来,ETF净流入规模明显收缩,叠加比特币跌破200日均线与融资利率回落,显示机构与杠杆需求同步降温。花旗认为,ETF资金流向仍是判断市场情绪转向的关键指标。 4E点评: 市场下行既受宏观流动性压制,也反映加密市场进入“机构主导”后,资金节奏主控权转移。若ETF资金恢复流入、宏观不确定性缓解,或成为下一轮企稳信号。
11. 瑞士拟允许在本国境内发行稳定币
瑞士政府已启动一项咨询程序,拟允许在本国境内发行稳定币,这标志着瑞士向“加密未来”迈出重要一步:未来,对瑞士可靠性的信任不仅可以体现在“编号银行账户”中,还能通过区块链代币来体现。该提案规划了“支付工具机构”与“加密机构”两类新的牌照类别,旨在将稳定币发行方纳入瑞士金融法律监管框架。瑞士具备成为“可信稳定币锚点”的资质。除2023年瑞信银行倒闭事件对其声誉造成冲击外,瑞士的金融机构素来以稳健著称,监管机构行事务实,其货币(瑞士法郎)更是全球最受信任的货币之一。一款与瑞士法郎挂钩、透明度高、全额储备且受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Finma)监管的稳定币,完全有能力区别于其他地区“粗糙随意的加密实验”——那些实验已对加密行业的声誉造成损害。
12. Cathie Wood:因稳定币可能抢占部分市场份额而减少对比特币的看涨预期
Ark Invest创始人Cathie Wood在接受CNBC财经节目“Squawk Box”讨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价值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的命运、以及近期比特币价格走低的情况,她在采访时调整了自己对比特币的价格预期,表示因稳定币可能抢占部分市场份额而减少对比特币的看涨预期,而在此之前她一直是业内看涨比特币的重要预测者之一。
13. VanEck:10月数字资产财库仍在增持加密资产,市场对“可信隐私解决方案”的需求似乎正重新回升
VanEck发布2025年10月加密月度回顾报告,报告指出,即便市场剧烈震荡,数字资产财库(DATs)仍在持续增持资产,其市值仍出现下滑。 本月数字资产财库阵营中,最令我们关注的是其在融资模式上的创新:DFDV发行了可交易认股权证;BNMR通过“股票+认股权证” 的混合方式融资,发行了约520万股股票,并搭配1040万份认股权证;日本Metaplanet专门获得了一笔5亿美元的债务融资,用于支持股票回购计划门罗币在10月暴涨162%,在加密行业,隐私技术的关注度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周期性波动。2016-2018年,隐私币几乎等同于 “监管风险”;到2021年,它们在功能上逐渐被边缘化。但随着区块链监控技术的不断强化,市场对“可信隐私解决方案”的需求似乎正重新回升。
14. 澳大利亚制裁朝鲜黑客组织,后者去年涉嫌窃取约1.8万亿韩元加密货币
澳大利亚外交部于当地时间6日发表声明称,已对涉嫌参与朝鲜政权窃取加密货币等网络犯罪的4家机构和1名个人实施金融制裁与旅行禁令。此次制裁对象包括朝鲜侦察总局下属黑客组织 “拉撒路集团(Lazarus Group)”、“金秀吉(Kim Su Gil,音译)”、“安达列尔(Andariel)”、“朝鲜博览(Chosun Expo)”等4家机构,以及朝鲜博览旗下黑客朴振赫(Park Jin Hyok,音译)。 其中,朴振赫与拉撒路集团涉嫌参与勒索软件攻击(一种通过加密计算机等设备文件,以恢复文件为条件索要钱财的网络攻击)。金秀吉、安达列尔、朝鲜博览则涉嫌以国际医疗系统、核电站、智库等为攻击目标实施网络攻击。上述所有制裁对象此前均已受到韩国、美国等当局的制裁。澳大利亚外交部指出,根据由韩国、美国、日本等11个西方国家组成的 “多国制裁监督小组(MSMT,Multinational Sanctions Monitoring Team)” 近期发布的报告,包括这些组织和个人在内的朝鲜网络犯罪者仅在去年一年,就从全球企业中窃取了至少19亿澳大利亚元(约合1.8万亿韩元)的加密货币。
15. Q3加密借贷规模创历史新高,达736亿美元,较2024年初增长近3倍
据彭博社援引Galaxy Digital数据报道,2025年Q3加密借贷总额达73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超过2021年Q4的前纪录694亿美元。该数字较2024年初增长近三倍,反映ETF审批与政策宽松推动行业复苏。但随着BTC近期回调逾20%,市场对借贷热潮引发新一轮风险的担忧升温。
16. 澳大利亚ASIC主席:若不拥抱代币化等新技术,其资本市场可能会被其他国家超越
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主席Joe Longo表示,除非澳大利亚拥抱包括代币化在内的新技术,否则其资本市场可能被其他国家甩在身后。 Longo在周三的国家新闻俱乐部(National Press Club)上指出:“随着其他国家的适应与创新,澳大利亚有真正的风险成为‘错失机遇之地’,或者仅被动接受海外的发展。” 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估计,目前已有价值超过358亿美元的现实世界资产在链上被代币化,预计到2030年可能增至16万亿美元;麦肯锡(McKinsey & Co)则预测更保守的数字为2万亿美元。 美国的市场监管机构也提出了24/7交易的概念,“在某些资产类别中可能更可行”,领先的金融领袖如贝莱德(BlackRock)CEO Larry Fink推动从股票、债券到货币市场基金等一切资产的代币化,视其为解决方案。
17. 嘉信理财CEO:将于2026年开始提供比特币交易服务
嘉信理财首席执行官表示,他们将于2026年开始提供比特币交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