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多位“教父”表示,人工智能已在许多任务上超越人类,这加剧了行业关于科技巨头将多快创造出“超级智能”的辩论。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以及顶尖计算机科学家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李飞飞(Fei-Fei Li)和比尔·达利(Bill Dally)本周被宣布为今年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的获奖者。
周三,这个杰出的团体在伦敦共同出席英国《金融时报》人工智能未来峰会并领奖时提出,机器在某些领域已经具备了与人类“相当的智能”。
黄仁勋表示:“这是首次出现能增强人类、替代劳动力、完成工作的人工智能。”他补充道:“我们已拥有足够的通用智能,能在未来数年将这项技术转化为大量对社会有用的应用;我们现在就在这样做。”
实现“人工通用智能”——即系统能力达到与人类相似的水平,已成为这个蓬勃发展的AI领域最紧迫的问题之一。OpenAI和Anthropic在研发该技术的过程中已从投资者那里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而美国和中国也正竞相争取率先达成这一目标。
近期上市及私有AI公司估值的上升,部分是基于它们即将创造出改变世界的技术的信念。此外,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企业财报电话会议中,“人工通用智能”被提及的次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3%,表明企业正在为其潜在影响做准备。
最乐观的研究人员和投资者估计,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在两年内实现,而其他人则认为这一里程碑还需数十年。但为现代AI研究奠定基础的顶尖专家们认为,AGI不会是一个单一的时刻。
Meta的杨立昆表示:“它不会是一个事件,因为能力将在各个领域逐步扩展。”黄仁勋则说:“我们已经达到了……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在这一点上这有点像个学术问题。”他补充说,这项技术将继续得到应用。
然而,对于AI系统是否会在所有领域超越人类,他们持有不同看法。
“机器的部分能力将超越人类智能……其中一部分已经实现。我们中有多少人已经能够识别世界上22000种物体……有多少人能翻译100种语言?”正在AI中通过开发类人的视觉数据处理能力来创造“空间智能”的初创公司World Labs创始人李飞飞如是说。
她同时指出:“基于机器的智能将完成许多强大的事情,但在我们的人类社会中,人类智能始终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深远的位置。”
因机器学习研究而与美国研究员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Hopfield)共同获得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辛顿表示:“距离你和一台机器辩论,而它总能获胜还有多久?我认为这肯定会在20年内发生。”
同样因AI成就而获得图灵奖(Turing Award)的加拿大学者本吉奥表示:“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在某个阶段我们无法造出能够完成我们所能做的几乎所有事情的机器。当然,就目前而言……它还有所欠缺,但概念上没有理由认为你做不到。”
但本吉奥警告说,不应基于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来做当前的决策。他补充道:“你应该真正保持不可知的态度,不要做出大胆的断言,因为现在存在着许多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