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财长:2030年稳定币规模将增至3万亿美元
美国财长贝森特:到2030年,稳定币的规模可能会从3000亿美元增长至30000亿美元,增长幅度达10倍。
2. 摩根士丹利:比特币进入“秋季”,建议在潜在的“寒冬”来临前获利了结
摩根士丹利投资策略师Denny Galindo表示,比特币目前处于四年周期的“秋季”阶段,这是投资者收获利润的好时机。他警告称,市场可能很快进入“冬季”,也就是价格下跌的阶段。Galindo建议投资者在市场转冷前及时获利。近期比特币价格跌破关键技术指标365日移动均线,这被视为熊市信号。同时,市场流动性来源如稳定币、ETF等资金流入已经趋于停滞。尽管如此,摩根士丹利研究主管Michael Cyprys指出,机构投资者仍将比特币视为一种对抗通胀的工具,并通过ETF降低了投资门槛。截至目前,美国现货比特币ETF的总资产已超过1370亿美元,以太坊ETF达224亿美元。
3. 日本交易所研究遏制上市公司囤积加密货币
随着人们对加密货币囤积狂潮造成的损失日益担忧,日本交易所集团正在考虑采取措施限制上市的数字资产资金管理公司的增长。据知情人士透露,正在考虑的选项包括收紧借壳上市规定,以及要求公司进行新的审计。因计划尚未公开,他们要求匿名。他们补充说,目前尚未确定任何正式的行动方案。一位知情人士说,自9月以来,由于日本交易所的阻挠,三家上市的日本公司已暂停购买加密货币的计划;这些公司被告知,如果它们将购买加密货币作为一项商业策略,其融资能力将受到限制。
4. 巴西提议出售查获的比特币以削弱有组织犯罪网络
据CoinDesk报道,巴西总统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提交至国会的第5.582/2025号法案,授权金融机构在审判结果未出时即可变现加密货币,处理方式同外汇、支票和证券,但嫌疑人若被判无罪如何处理尚不明确。此举旨在打击犯罪团伙资金链,是修订犯罪组织立法及刑事诉讼法的“反派系法案”一部分,针对“Comando Vermelho”等犯罪派系的金融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巴西央行正推进加密货币行业重大监管改革,发布新规要求加密货币公司获牌照,并依业务活动持有1080万至3720万雷亚尔资本储备,该规定将于2月生效,对加密货币活动依巴西外汇和资本市场法律分类。
5. 美SEC主席公布“代币分类法”计划,用以明确区分加密货币是否属于证券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Paul Atkins阐述了其加密“代币分类法”计划,用以明确区分哪些加密货币属于证券,同时SEC正以全新方式推进数字资产监管。Paul Atkins表示分类法将以豪威测试为根基。豪威测试源于1946年美国最高法院的一项判决,SEC经常引用该测试来判定某资产是否构成投资合同,从而进一步被视为证券。Paul Atkins随后补充说,加密货币可以是投资合同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将永远如此。
6. 欧洲银行管理局:现行加密货币法规已能应对稳定币风险,无需紧急修订
欧洲银行管理局(EBA)表示,欧盟现行的加密货币法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已能充分应对稳定币相关风险,无需紧急修订。 尽管欧洲央行(ECB)和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B)此前警告稳定币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并呼吁禁止"多重发行"模式,但EBA坚持认为现有规则已提供必要工具来管理流动性和赎回风险。 EBA发言人表示,虽然认同ESRB关于"大规模赎回请求"风险的担忧,但这些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稳定币发行方的运营方式和业务规模。根据MiCA法案,稳定币发行方必须维持充足储备、履行透明度义务并接受监管机构监督。
7. 欧盟监管机构寻求加强MiCA监管,共享订单簿成关注焦点
据CoinDesk报道,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实施还不满一年,各种问题就已初步显现,监管机构正着手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目前,有人担忧部分成员国发放牌照的速度过快。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打算在其管辖范围内,对加密货币监管采取更集中、力度更大的管控措施,不过具体计划细节尚不明确。其中一项潜在变革,涉及欧盟以外地区的流动性共享以及统一订单簿的使用。从监管层面看,共享订单簿会使匹配交易、信息披露、风险管理和最佳执行的责任归属变得模糊;从交易员角度而言,在更广泛人群中汇集买卖订单,能创造更大流动性、实现更便捷交易并得出更准确价格。 ESMA未就共享订单簿问题作具体回应,但在一封邮件中表示,今年早些时候问答环节中提出“MiCA不允许加密货币交易公司将订单簿与任何非欧盟、非MiCA监管的交易平台合并”的立场,是为确保MiCA在欧盟应用中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且会持续为之努力。
8. Visa为美国企业试点以法币支付的稳定币支付方式
支付巨头Visa宣布在美国启动试点项目,允许企业通过法币账户(如美元)向加密钱包支付美元稳定币(如USDC)。该服务通过Visa Direct数字支付网络实现,目标是为国际业务和自由职业者等依赖快速支付的行业提供更便捷的资金流动。 Visa总裁Chris Newkirk表示,此举旨在实现资金“分钟级”全球流通,而非“数天”。目前,Visa正与部分合作伙伴合作,计划在2026年进一步推广该服务。据Visa研究,57%的自由职业者更偏好数字支付方式以快速获取资金。
9. 迪拜法院冻结与孙宇晨救助TrueUSD发行方Techteryx相关的4.56亿美元资金
迪拜法院冻结与孙宇晨救助TrueUSD发行方Techteryx相关的4.56亿美元资金,因其储备金被指违规转入迪拜公司Aria Commodities,法院认为存在“信托违约迹象”。
10. 分析师:市值超1亿美元的加密项目已从2021年11月的477个降至388个
加密分析师Route 2 FI发布帖子称,2021年11月,市值超1亿美元的项目有477个,而如今降至388个(含稳定币)。其分析如下:1.2021年11月几乎是上一轮周期中山寨币的巅峰时刻,本轮周期山寨币并未真正迎来疯狂上涨行情;2.当时低流通盘、高完全稀释估值(FDV)的代币不常见,若按完全稀释估值超1亿美元的项目数量排序,如今这一数字应高于2021年;3.流动性和资金日益向数量更少、规模更大的项目集中,这意味着,即便总市值上升小型山寨币也难以达到高估值;4.经过几轮炒作周期,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更谨慎,倾向有实用价值且已验证的代币和生态系统,而非投机性代币。此外,该分析师提及,2021年市值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1153个,而如今这一数字为1227个,其原本以为这个数字会更高。
11. 以太坊日活验证者数量降至2024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
据The Defiant报道,Beaconchain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以太坊每日活跃验证者数量已下降约10%,降至自2024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此次近期出现的下降是以太坊自2022年9月该网络从PoW共识机制切换至PoS共识机制以来,首次出现如此规模的降幅。2024年4月28日以来,每日活跃验证者数量近期首次跌破100万大关,截至11月11日以太坊日活跃验证者数为999,203。 此外,随着质押运营商争相解押资金以获利出售,验证者退出队列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ValidatorQueue数据显示,目前以太坊验证者解押质押的ETH大约需要37天,而5月份时仅需1天。然而,近几个月来,验证者加入等待时间也大幅上升,目前约有120万枚ETH等待质押,等待时间为22天。
12. SharpLink Q3财报:总收入同比增长1100%,加密资产总额约30亿美元
据官方消息,以太坊财库公司SharpLink今日公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同步披露ETH财库战略持续推进情况。报告显示,公司本季度总收入增至约108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90万美元增长超1100%,核心增长动力来自主动管理ETH金库的强劲表现。本季度净利润达约1.043亿美元,每股完全摊薄收益0.62美元,上年同期则为净亏损88.5万美元,每股完全摊薄亏损3.02美元。资产方面,截至9月30日,公司持有ETH总量约817,747枚ETH,截至2025年11月9日,增至861,251枚ETH。截至9月30日,加密资产总额约30亿美元,现金余额1110万美元,USDC稳定币价值267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