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美盘前,一则关于退市的传闻令滴滴美股持续拉升,涨幅一度扩大至49%。但随后不久,滴滴称退市消息“不实”,滴滴盘前股价直线跳水,涨幅回落至14%下方。
此前据知情人士透露,滴滴正在考虑私有化,以缓解一部分监管压力,并补偿投资者自6月底在美国上市以来遭受的损失。据悉,滴滴一直在与银行家、监管机构和关键投资者讨论如何解决赴美上市引起的风波。正在考虑的初步选择之一是私有化交易,包括对其公开交易的股票提出收购要约。
然而不久后,这个传闻被滴滴正面否认。滴滴出行称,有关滴滴私有化的传闻为不实信息,目前公司正积极全面配合网络安全审查。
此前,滴滴以每股14美元的价格出售美国存托股票,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约44亿美元,这是自2014年阿里巴巴轰动上市以来中国公司最大规模的股票发行。在上市首日,滴滴的股价曾一度突破18美元。
然而,7月2日,滴滴被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启动安全审查,原因是“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防范风险扩大”,当天滴滴股价大跌5.3%,市值蒸发270亿人民币。后来政府的举动表明滴滴确实已经造成了事实上的国家安全风险。
7月4日,“滴滴出行”APP被下架,原因是“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并且经过了检测核实,被网信办下架整改了。由于美股当天休市,7月6日,滴滴市值蒸发950亿人民币。
7月9日,滴滴企业版25款APP全部下架,并且特别提示,各网站和平台不得为滴滴出行和企业版等APP提供下载和访问服务。 7月16日,国家七大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滴滴一边为监管问题焦头烂额,一边又面临着来自股东的极大压力。
许多代表滴滴亏损股东的美国律师事务所对滴滴、其IPO承销商和董事会提起了集体诉讼,指控滴滴在首次公开募股(IPO)之前做出了虚假和误导性的声明。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滴滴上市前几周,中国安全监管机构就曾建议该公司推迟上市计划,并对其网络安全进行彻底检查。但滴滴还是推进了上市计划。
据知情人士透露,滴滴还在考虑引进政府支持的投资人才,以提供资金和帮助该公司解决相关的数据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