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洲巴西19港铁矿发运总量2283.5万吨,环比增加55.8万吨
本期Mysteel澳洲巴西19港铁矿发运总量2283.5万吨,环比增加55.8万吨;澳洲发运量1731.3万吨,环比减少0.3万吨;其中澳洲发往中国的量1322.3万吨,环比减少156.7万吨;巴西发运量552.2万吨,环比增加56.1万吨。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2904.9万吨,环比增加161.0万吨。
2、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总量1885.8万吨,环比减少133.2万吨
4月4日—4月10日中国47港到港总量1961.8万吨,环比减少186.6万吨;中国45港到港总量1885.8万吨,环比减少133.2万吨;北方六港到港总量为867.2万吨,环比减少37.7万吨。(Mysteel)
3、黑德兰港3月份对中国铁矿石出口环比增加18.40%
澳大利亚皮尔巴拉港口管理局(PPA):澳大利亚黑德兰港3月份铁矿石出口为4650.71万吨,2月为3943.9万吨;黑德兰港3月对中国出口铁矿石为3950.51万吨,2月份为3336.7万吨,环比增加18.40%。澳大利亚丹皮尔港3月份铁矿石出口量为974.3万吨,2月公布值为927.6万吨。
4、中国3月份货币供应M2同比增长9.7%
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9.77万亿元,同比增长9.7%,预期为9.4%,2月为9.2%。狭义货币(M1)余额64.51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51万亿元,同比增长9.9%。一季度净投放现金4317亿元。
5、中汽协: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5万辆和48.4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最新数据,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5万辆和48.4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增速明显,分别完成8.9万辆和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倍和1.4倍。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
6、机构:4月1-10日马棕油出口量环比减少26.8%
据马来西亚独立检验机构AmSpec数据显示,马来西亚4月1-10日棕榈油出口量为271201吨,较3月1-10日出口的370492吨减少26.8%。
7、MPOB月报:马棕油3月出口量超预期增长
①马来西亚3月棕榈油库存量为1472810吨,环比减少2.99%,高于去年同期的144.6万吨,但低于路透预期的152.6万吨和彭博预期的149万吨;
②马来西亚3月棕榈油出口量为1265379吨,环比增长14.14%,高于去年同期的118.2万吨、路透预期的116.7万吨和彭博预期的120万吨;
③马来西亚3月棕榈油产量为1411215吨,环比增长24.07%,低于去年同期的142.3万吨,但高于路透预期的132.4万吨和彭博预期的134万吨;
④马来西亚3月棕榈油进口量为84871吨,环比减少43.34% ,低于去年同期的13.7万吨、路透预期的11.7万吨和彭博预期的10万吨。
8、乘联会:3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4.5万辆,同比增长137.6%
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7.9万辆,同比下降10.5%,环比增长25.6%,3月零售走势分化较大。1-3月累计零售491.5万辆,同比下降4.5%,同比减少23万辆,总体走势低于预期。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5.5万辆,同比增长122.4%,环比增长43.6%,环比增幅接近于前几年度。3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4.5万辆,同比增长137.6%,环比增长63.1%,环比均好于历年3月走势。1-3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107.0万辆,同比增长146.6%。
9、4月6日小麦成交比率95.37%,均价2709元/吨
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2年4月6日最低收购价和国家临时存储小麦交易结果:计划数量553184吨,成交数量527622吨,成交比率95.37%,成交均价2709元/吨。
10、国家统计局:受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猪肉价格下降9.3%
2022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环比持平。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3月份,受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CPI环比持平,同比涨幅有所扩大。其中,受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及供给充足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下降9.3%,受国际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价格上涨及国内疫情影响,面粉、食用植物油、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1.7%、0.6%、0.4%和0.3%。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4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
11、年内零售价将迎来首次下调,加满一箱92号汽油预计将省20元左右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4月11日第六个工作日变化率为-8.37%,参考油种均价103.69美元,国内汽柴油应下调580元/吨,本轮调价窗口4月15日24时。本轮计价周期内变化率负向区间发展,零售价即将开启年内首轮下调窗口。若此次零售价兑现下调,跌幅折合升价接近4毛左右,95号汽油将脱离9元/升的范围,92号汽油也将避免了“破9”的风险,届时车主用油成本将有减轻,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升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预计将省20元左右。
12、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期货和衍生品法草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一十四次委员长会议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4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委员长会议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期货和衍生品法草案、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体育法修订草案、黑土地保护法草案、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新华网)
13、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5.64万亿元
中国央行:初步统计,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5.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99.8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33万亿元,同比增长0.7%;委托贷款余额为10.93万亿元,同比下降1%;信托贷款余额为4.18万亿元,同比下降30.5%;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08万亿元,同比下降19.5%;企业债券余额为31.0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政府债券余额为54.65万亿元,同比增长1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9.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
14、国际救援组织:西非正面临十年来最严重粮食危机
国际救援组织乐施会日前发布一份报告显示,由于地区冲突、干旱、洪水和俄乌冲突影响粮食价格等因素,西非正面临十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超过2700万人正受饥饿之苦。报告说,干旱、洪水、冲突和新冠疫情影响导致的谷物产量下降,造成西非的食品价格在过去五年中飙升30%。另外,受俄乌冲突以及美欧制裁的影响,全球小麦供应量减少,加剧了西非的粮食危机。(央视新闻)
15、一季度22家钢厂产能置换方案发布,涉及新建炼钢产能3015万吨
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国内14个省份22家钢厂发布钢铁产能置换方案。其中,涉及新建炼钢产能3015万吨,新建炼铁产能2311.1万吨;涉及淘汰炼钢产能3425.79万吨,淘汰炼铁产能3176.13万吨。
16、中国棉花购销周报:全国加工皮棉超过579万吨(4月1—7日)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14省区46县市900户农户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7日,全国新棉采摘已经结束;全国交售率1为99.9%,同比持平,较过去四年均值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新疆交售已基本结束。
①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580.1万吨(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2021年12月份预测)测算,截至4月7日,全国累计交售籽棉折皮棉579.8万吨,同比减少14.9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16.7万吨,其中新疆交售526.2万吨;累计加工皮棉579.3万吨,同比减少15.0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11.4万吨,其中新疆加工526.2万吨,同比增加1.1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增加20.0万吨;
②累计销售皮棉270.0万吨,同比减少244.6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155.9万吨,其中新疆销售230.6万吨,同比减少222.8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120.9万吨。(中国棉花网)
17、Mysteel:55港样本动力煤库存4349.1万吨,环比增222.1万吨
截至2022年4月8日,Mysteel统计55个港口样本动力煤库存4349.1,环比增222.1;其中东北区域港口库存167.3,环比增13.7,环渤海区域港口库存2159.1,环比增93.8,华东区域港口库存635.5,环比增63.9,江内区域港口库存529.2,环比增5.7,华南区域港口库存858.0,环比增45。(单位:万吨)
18、李克强:保障电力煤炭等能源稳定供应,加快释放国内先进煤炭产能
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指出,要增强紧迫感,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举措,退税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专项债发行使用、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支持企业稳岗等政策的实施,都要靠前安排和加快节奏,上半年要大头落地,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抓住关键,有力有效应对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抓好春耕生产和农资保供稳价。保障电力煤炭等能源稳定供应,加快释放国内先进煤炭产能。确保交通骨干网络、港口等有序运行,畅通国际国内物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要加强形势跟踪研判,及时研究应对预案,根据需要研究采取更大力度的政策举措。(央视)
19、李克强: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以稳就业、稳物价支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指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既要看到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拥有很强韧性,坚定信心,又要高度警惕国际国内环境一些超预期变化、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正视和果断应对新挑战。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增强工作前瞻性,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稳住经济基本盘,保障基本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以稳就业、稳物价支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