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开行2024年支持收购近万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记者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4年,国开行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重点支持广西、江苏、河南、吉林、四川等地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带动相关城市消化存量商品房近万套。国开行住宅与城市建设业务部总经理胡广华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持续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有力有效服务解决群众安居问题,助力稳住楼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新华社)
2. 1月深圳楼市迎来“开门红”,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成交同比增长六成
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1月份深圳房地产市场成交数据“亮眼”。2025年1月份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成交近万套,同比增长六成,市场再现“日光”盘,首宗居住用地成交溢价率超七成。1月份房地产市场是传统淡季,但深圳市场交易依然活跃。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销售5090套,同比增长97.3%。二手住宅网签成交4554套,同比增长31.5%,延续去年10月以来市场回暖态势。
3. 香港1月楼宇买卖环比下跌10.4%
据香港土地注册处公布,上月楼宇买卖合约共4938份,按月跌10.4%,按年升12.2%;合约总值367亿元,按月跌14.2%,按年升9.1%。其中,住宅楼宇买卖合约占3626份,按月跌11.6%,按年升4.3%;合约总值267亿元,按月跌17.9%,按年跌3.8%。
4. 房产中介提前准备楼市“金三银四”,购房者期待“新政策”
走访深圳多个片区,多位一线从业人员表示,已经做好了迎接“金三银四”销售旺季的准备。一家国资房企的项目营销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假期期间营销中心有值班人员轮流上班,而且已经要求业务经理对节前联系的客户进行回访。不过,与购房者预期的假期特别优惠活动不同,项目的优惠力度并未明显增加。记者也对多位购房者进行采访,购房者目前比较关心的还是交易税费以及限购政策是否会出现新变化。此外,购房者对房价走势的预期开始有所改善。
5. 1月广州二手住宅市场成交超万宗,同比上涨18.78%
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2月1日消息,今年1月广州二手住宅市场成交量超过万宗,因临近春节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显著上涨。据该协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1月(统计周期:2024年12月26日至2025年1月25日),广州市二手住宅网签10038宗、101.22万平方米。得益于重磅政策持续刺激,市民入市节奏较去年同期大幅加快,网签量同比涨幅分别达到18.78%、19.20%。
6. 超32个城市发布存量房收储细则,多地收储项目已投入保障房运营
自2024年5月17日中央提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以来,全国已有超过60个城市表态支持“收储”工作。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贵阳、长春、保定等10多个城市收购商品房项目落地,筹集保障性住房超过15万套。
7. 机构:1月百城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继续收窄
中指研究院发布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二手住宅销售市场及50个城市租赁市场的调查数据,2025年1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13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51%,跌幅较2024年12月收窄0.02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收窄,同比下跌7.22%。本月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为2个,分别为成都和乌鲁木齐,深圳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持平。百城新建住宅均价为16693元/平方米,受部分优质改善项目入市带动,1月新房价格环比结构性上涨0.23%,其中有47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41个城市下跌,12个城市环比持平;同比上涨2.76%。全国50个城市住宅平均租金为35.3元/平方米/月,环比下跌0.40%,同比下跌3.31%。
8. 超32个城市发布存量房收储细则,多地收储项目已投入保障房运营
自2024年5月17日中央提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以来,全国已有超过60个城市表态支持“收储”工作。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贵阳、长春、保定等10多个城市收购商品房项目落地,筹集保障性住房超过15万套。此外,很多地方还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下成立收购工作专班,70多个城市公开发布房源征集公告。目前,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支持下,各地存量商品房收储工作正在加速落地。多地收储项目已投入保障房运营。
9. 苏州:优化延续购房契税补贴至3月31日,最高全额补贴契税
据太仓住建官微1月29日消息,江苏省苏州市在全市范围优化延续购房契税补贴。对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家庭给予50%契税补贴(最高不超过房屋契税计税依据的1%),政策延续至2025年3月31日。对自2024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出售自有住房后(出售时间以不动产转移登记时间为准),并在2025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购置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家庭(需满足“先卖后买”),由购买的新房所在县级市(区)给予100%契税补贴。
10. 中指研究院:2025年1月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同比转正
中指研究院报告显示,2025年1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210.7亿元,同比增长41.4%,相较上年由负转正。2024年10月以来核心城市土拍市场保持一定活跃度,2025年1月,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土地推出及成交均较为活跃,一线城市住宅和商办用地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超10%,且有多宗较高总价地块成交,这些地块多由头部央国企摘得,带动TOP100企业拿地总额同比转正。
11. 中指研究院:2024年房地产行业债券融资延续下降态势,9月以来有所回暖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房地产行业共实现债券融资5653.1亿元,同比下降18.4%。2024年延续了下降态势,降幅较上年扩大。其中,信用债同比下降18.5%,海外债同比下降69.5%,ABS同比下降13.6%,海外债在低水平上继续下降,信用债成为融资绝对主力,ABS融资占比超三分之一。9月以来,在上年低基数影响下,债券融资总额单月同比连续回正,房企融资略有回暖,其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12. 辽宁:2025—2027年,全省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方式新增12万套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加大存量商品房收购力度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全省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方式新增12万套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其中,新增2万套公租房、1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各地区政府选定地方国企作为收购主体,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方式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满足新毕业大学生、进城农民工、引进人才等群体多层次住房保障需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面向符合条件的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的引进人才等群体。各地区政府选定地方国企作为收购主体,以需定购,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各市政府负责实施城中村改造,鼓励引导购买存量商品房作为安置用房。优先选取安全隐患突出、群众需求迫切、有一定前期财政投入、无新增债务风险的城中村项目实施改造。运用相关专项资金,对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项目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