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新政和OPEC+意外增产双重打击,国际油价大幅下挫。WTI原油日内一度暴跌6%,布伦特原油日内大跌4美元/桶为3月19日以来最低。
原油市场迎来了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这也提醒了市场,剧烈波动仍然是交易员避之不及的风险。近几个月来,一些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商一直持观望态度,认为油市前景趋弱,但特朗普的政策和OPEC+的行动又增添了不确定性。
油市从一开始就被特朗普的关税“狂轰滥炸”拖入深渊,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骤然升温。虽然新关税暂时未直接影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原油流动,但市场对需求前景的忧虑仍导致燃油价格大幅下跌。
然而,更大的冲击来自OPEC+。该组织周四突然宣布,计划下月每日额外向市场投放超过40万桶原油。这一增产规模是此前计划的三倍,标志着该组织在多年维持供应紧缩以支撑油价后,突然做出重大政策转向。
这两大动作在油市引发震荡,尽管对一向痛斥高油价的特朗普而言,这或许是个“意外之喜”。油价下跌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让美联储等央行松一口气,但同时也放大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忧虑。
“先是特朗普的‘关税大炮’引发经济衰退和需求担忧,现在又有OPEC增产的威胁。”盛宝银行(Saxo Bank A/S)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
“交易员的焦点将再次回到供应过剩的风险上。”
此次超预期增产,对OPEC+而言是一次重大调整。此前,该组织多次强调,在必要时可以暂停甚至撤销增产计划。然而,此次声明几乎未提及增产可能放缓的选项,表明政策已发生实质性转变。OPEC+声明还显示,参与自愿减产的八个成员国将继续每月开会评估市场情况。下一次会议定于5月5日,届时将决定6月的产量计划。
这一决定背后,OPEC+内部早已暗流涌动。部分成员国长期无视配额限制,哈萨克斯坦就是典型代表——其在巨型腾格油田(Tengiz)扩建投产期间,严重超产,成为组织内部矛盾焦点。
知情代表透露,OPEC+此举既是为了向“违规国家”施加价格压力,也是在给它们一个机会,通过更大幅度的减产弥补过去的超额生产。
此外,OPEC+长期受到特朗普政府的外部施压,要求降低油价。Onyx Capital Group研究主管Harry Tchilinguirian评论道:
“如果OPEC+的目标是压制油价,那么他们的时机再好不过了——毕竟特朗普刚刚启动了全球‘对等关税’攻势。”
OPEC+的额外供应,可能与特朗普另一项政策目标不谋而合——对伊朗和委内瑞拉实施更严厉的石油制裁。
特朗普政府誓言以“极限施压”削弱这两个产油国的出口能力,并且本周早些时候,他还威胁要对俄罗斯原油运输施加“二级制裁”。OPEC+成员国的额外供应,或许能为特朗普提供更多腾挪空间,进一步限制其他国家的石油流动。
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能源与气候部门负责人Henning Gloystein表示:
“我们认为,此次增产的主要目的是填补因美国加强对伊朗制裁而流失的石油供应,同时,市场对乌克兰停火的预期也有所降低,西方解除对俄制裁的可能性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