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高盛:预计今年Q3铝价将跌至每吨2000美元的月度平均低点
高盛预计2025年全球铝市场将出现58万吨的过剩(此前预计为短缺7.6万吨)。预计到2025年第三季度铝价将跌至每吨2000美元的月度平均低点,预计铝价将在2025年12月回升至每吨2300美元,预计到2026年12月铝价将达到每吨2,720美元(此前预计为每吨3,100美元),并预测2027年平均铝价为每吨2800美元,市场将面临72.2万吨的供应缺口。
2. 巴克莱:投资者应该重新考虑做多五年期美国国债
巴克莱的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说,巴克莱建议投资者重新建立五年期美国国债的多头头寸。他们曾建议在4月2日关税公告公布前通过五年期美国财政部买入长期债券,但鉴于重新定价和更高的不确定性,次日转为中性。他们表示:“我们认为,从风险回报的角度来看,收益率曲线的腹部(中间)部分再次显得具有吸引力。”他们指出了当前收益率水平的不对称性。“如果经济的疲软程度比目前预期的更严重,那么收益率下降的空间就大得多,如果不是,那么收益率就会上升。”
3. 美国银行:过去两个月,全球投资者以创纪录速度抛售美国股票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周二表示,全球投资者在过去两个月里创纪录地大幅减持美国股票,他们认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贸易战是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在美国银行对基金经理进行的月度调查中,受访者净减配美国股票的比例为36%,为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在两个月内,对美国股票的配置下降了53个百分点,创下历史纪录的两个月最大降幅。这一趋势似乎将持续下去,因为创纪录数量的受访者还表示,他们打算削减对美国股市的配置。
4. 凯投宏观:英国央行可能不太担心工资增长带来的通胀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韦布(Ashley Webb)在一份报告中说,虽然英国的工资增长仍然过高,但美国的关税可能意味着英国央行不再那么担心工资增长带来的通胀,而是更多地担心经济活动的下行风险。英国2月份扣除奖金的平均收入增幅升至5.9%,而失业率维持在4.4%。然而,韦布表示,3月份的工资数据提供了一些初步证据,表明企业开始通过裁员来应对从本月开始的营业税和最低工资上调。他表示,如果美国的关税混乱严重拖累企业的招聘意愿,薪资增长可能会开始更加明显地放缓,届时英国央行降息的速度将快于预期。
国内
1. 中金: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但冲击暂仅限于在股债的波动上
中金研报称,综合各个维度指标,目前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但冲击暂仅限于在股债的波动上,尚未出现大范围流动性危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流动性危机往往都是非线性发展的意外“黑天鹅”,无法准确预判、也不能把最差情形线性外推。例如,如果市场情绪稳定下来,资产企稳,那现在的流动性紧张也都可以缓解。倘若真的出现大范围流动性冲击,政策需要“对症干预”,否则就会演变为流动性危机,且干预也一般都管用,例如2022年英国养老金、2023年3月硅谷银行以及2024年8月日元套息交易逆转都是如此。美联储也有丰富的“工具”进行救市,届时反而可能提供较好介入时机。
2. 中金:下调布伦特油价年中枢至每桶70美元
中金发表研究报告指,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打压经济增长预期,布伦特油价于上周进一步跌破每桶65美元。回顾历史,类似的价格跌幅大多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期。需求预期承压之际,OPEC+决定在5月加快增产,超出市场预期。该行认为这或受到政治和地缘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并将加剧石油市场过剩压力。该行结合年初以来的基本面变化,上调全年石油供需过剩预期至每日67万桶,同时下调布伦特油价年中枢至每桶70美元,而第二至第四季中枢分别为每桶67.5、72.5及65美元。风险情形下,若贸易摩擦下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受压,或为油价带来每桶约5美元的额外下跌空间。
3. 中信证券:证券业绩弹性充分展现,多渠道强化利润增长持续性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在国九条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证券公司有望围绕一流投资银行建设的目标持续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在服务五篇大文章,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过程中充分展现自身潜力。聚焦2025年,证券行业有望依托高成交额、资本市场持续回暖以及成本控制进一步展现自身业绩弹性。目前证券行业估值位于2018年以来42%分位数,有望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实现估值修复。
4. 中信证券:先进封装产业链带动ABF膜国产突破加速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ABF膜为先进封装产业链中国产化率极低、壁垒较高、市场空间较大的核心材料。我们认为ABF载板国产化加速及国内高性能服务器的发展将带动材料的本土化供应,ABF膜国产化进程或将加速。我们看好具备材料迭代能力的ABF膜材料公司,推荐与晶化科技合作积极推进ABF国产化的宏昌电子。
5. 中信证券:新能源差价结算机制逐步建立,电力行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新能源差价合约在欧洲各国已广泛应用,通过为运营商锁定电价及盈利预期来促进投资积极性,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我国拟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并建立新能源差价结算机制,缓解市场化交易量增价减对绿电运营商带来的盈利压力,具体效果需要看各地政策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全社会用电量口径测算差价结算费用对终端电费影响极为有限。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增加或将导致均价下降&波动加剧,具体影响取决于市场参与者的资源禀赋、交易能力、调节能力等因素。
6. 中信建投:回购增持减少短期冲击,中长期电力企业基本面整体向好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短期来看,电力企业增持与回购体现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认可,有助于减少外部扰动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冲击。中长期来看,受益于成本改善、政策接续和装机增长的综合影响,电力企业基本面整体向好。火电方面,考虑到目前动力煤供需转向宽松运行,火电燃煤成本中枢有望进一步下降,对冲电价整体下行影响,部分电价下行有限,公司经营业绩有望明显增厚。新能源方面,伴随全面入市和机制电价政策的出台,市场化趋势仍在,但项目盈利压力有望减轻,高成长价值有望突出;核电方面,在机组高确定性核准的背景下,核电装机容量与经营业绩有望维持增长趋势。水电方面,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国债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水电稳健红利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7. 中信证券:证券行业有望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实现估值修复
在国九条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证券公司有望围绕一流投资银行建设的目标持续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在服务五篇大文章,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过程中充分展现自身潜力。聚焦2025年,证券行业有望依托高成交额、资本市场持续回暖以及成本控制进一步展现自身业绩弹性。目前证券行业估值位于2018年以来42%分位数,有望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实现估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