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高盛:美国潜在通胀总体仍较为温和
高盛固定收益与流动性解决方案全球联席主管Kay Haigh表示:“尽管今日公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出一些关税影响的早期迹象,但总体而言,潜在通胀仍较为温和。不过,预计夏季期间价格压力将会加大,7月和8月的CPI报告将是需要跨越的重要关卡。目前,美联储仍处于观望模式。但如果潜在通胀持续保持温和,那么美联储在秋季重启降息周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2. 贝莱德:美国CPI显示关税正逐步推高物价,大部分影响还未到来
贝莱德投资研究所全球宏观主管Glenn Purves表示,美国6月核心CPI涨幅低于预期,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关税推动了一些价格的上涨。5月CPI报告已经显示出关税驱动的家用电器价格上涨,这种情况仍在继续,“我们现在还看到了视频和音频设备等娱乐产品价格上涨的早期迹象”。 他认为,大部分影响还没有到来,在企业耗尽为应对关税而建立的库存后,影响还会加剧。由于压力来自商品和服务,通胀率很可能会保持在美联储2%的目标之上。谁将最终承担关税成本:消费者、企业还是出口商,这将是关键所在。
3. 摩根大通:美元计价公司债短期有望延续向好表现
摩根大通的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以美元计价的公司债券有望在短期内延续近期的良好表现。策略师们称,受关税影响,美国经济预计会小幅放缓,但这不太可能损害企业的财务状况。在没有实际发生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短期内很难看到有什么因素会动摇市场。
4. 美国银行:贸易战引发全球衰退被视为最大尾部风险
美国银行7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38%的投资者认为,贸易战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是最大的尾部风险事件。尾部风险事件指的是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但发生概率较低的事件。20%的受访投资者认为,通胀阻碍美联储降息是第二大尾部风险事件。14%的投资者表示,美元因资本外流而贬值是第三大尾部风险事件。
5. 美国银行:投资者目前认为做空美元是当前最拥挤的交易
美国银行7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投资者认为做空美元是当前最拥挤的交易,约34%的受访者持这一观点。这是该调查历史上做空美元首次取代做多黄金,成为最拥挤的交易。投资者对美元的持仓最为低配,同时低配的还有美国股票、能源及必需消费品板块股票。调查显示,47%的投资者认为美元被高估,较6月调查的61%有所下降。此外,14%的投资者认为,美元因资本外流而暴跌是第三大尾部风险(即发生概率较低的事件)。
6. 美国银行:7月投资者对经济衰退担忧大减,近三分之二押注软着陆
美国银行7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59%的投资者认为不太可能出现经济衰退。报告称,这与4月调查结果相比出现了“重大转变”——当时42%的受访者认为可能会发生经济衰退。近三分之二(65%)的投资者预计经济将实现软着陆,即通胀放缓的同时,经济不会出现显著减速。仅有9%的投资者预计会出现硬着陆,也就是在通胀放缓的同时,经济也会放缓甚至陷入衰退。
7. 美国银行:过去六个月投资者对欧元持仓增幅创下纪录
美国银行7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过去六个月投资者对欧元的持仓增幅创下纪录。目前,净20%的投资者超配欧元,这一比例为2005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超配指的是投资组合中对某类资产的持仓比例高于常规水平。今年1月时,投资者对欧元的持仓为净18%低配,如今已上升39个百分点,这是六个月内的创纪录增幅。7月,投资者超配比例最高的资产包括欧元,以及欧元区股票、新兴市场股票和银行股。调查还显示,净31%的投资者认为欧元被低估,较6月的38%有所下降。
8. 荷兰国际:预计欧元区经济应能获得一定支撑
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科林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欧元区工厂5月产量有所回升,加上持续的“关税前提振效应”,该地区经济应能获得一定支撑。5月工业产出增长1.7%,扭转了4月的下滑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药产量的增加——企业因预期美国将实施进口关税而提前备货。科林表示:“5月强劲的生产数据表明,美国‘提前备货’效应消退对欧元区第二季度GDP的拖累,可能不会像我们此前预想的那么严重。”
9. 荷兰国际:英镑兑欧元近期跌势可能会延续
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鉴于英国可能加快降息步伐,英镑兑欧元的近期跌势可能会延续。分析师称,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演讲中重申,若劳动力市场恶化,不排除采取更激进的降息措施。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的数据显示,英国货币市场认为8月降息的可能性接近89%。荷兰国际集团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欧元对英镑可能升至0.88。
10. 荷兰国际:法国开支削减计划落空或使欧元承压
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若法国总理贝鲁未能通过削减开支来降低预算赤字,欧元可能会面临压力。贝鲁预计将在稍后公布的财政整顿计划中宣布削减400亿欧元开支。我们要密切关注法国政府债券的动向,削减开支计划落空(比如英国近期的情况)似乎会对当地的固定收益产品和外汇市场造成损害。英国政府近期在福利改革问题上的政策反转引发了对其财政状况的新担忧,导致英国国债和英镑大幅下跌。
11. 凯投宏观:加拿大央行7月降息的大门现已被彻底关上
凯投宏观分析师Thomas Ryan表示,加拿大6月通胀报告表明,该国经济中的成本压力持续存在,这可能是由加元走弱以及针对美国进口商品的报复性关税影响所致。他指出,6月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三个月年化增长率达到3.5%,创下六个月来的新高。Ryan对客户表示:“因此,加拿大央行7月降息的大门现已被彻底关上。”
国内
1. 中金:端侧AI多终端落地及逐步下沉,将引领消费电子行业成长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关税不确定性导致电子板块估值回落,其中消费电子整体估值降幅明显,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展望2025年下半年,研报认为端侧AI多终端落地及逐步下沉,部分环节渐进式升级将引领消费电子行业成长,建议关注AI手机硬件升级及加速渗透、AI可穿戴新终端形态的创新、光学行业重启升规升配三大投资机会。
2. 中金:金融数据改善支持市场表现,对下半年市场持较为积极的观点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6月经济数据仍然呈现内需走弱的特征,消费、投资均有增速放缓迹象,物价增速乏力,但金融数据则呈现持续改善,尤其是M1、M2等货币增速明显加快。市场表现方面,近期A股表现强劲并突破年内高点,表现也整体强于港股,研报认为背后主要并且受市场情绪和资金面因素驱动,“资产荒”背景下权益市场价值凸显。向后展望,短期仍然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全球市场对于外部关税政策影响脱敏,并且从短期国内经济数据中报业绩也仍有压力,市场在连续上涨之后需要震荡消化,暂时缺乏连续上涨的催化剂。
3. 中信证券:美联储年内最多降息两次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美国6月通胀基本延续“岁月静好”的状态,核心CPI环比增速连续第五个月低于预期,主因租金通胀和二手车价格降温。本次偏软的核心通胀不能验证“关税对通胀影响轻微”的猜想,事实上我们构建的“进口含量高的CPI”等追踪指标显示关税已初步影响到美国进口敏感型终端消费品价格。我们依旧认为美国通胀存在反弹隐忧,美联储7月降息的可能性小、年内最多降息两次,美元持续走弱的空间或较有限,美债目前的配置吸引力可能仍不太强。
4. 华泰证券:维持联储9月和12月两次降息的判断
华泰证券表示,往前看,关税传导或进一步推高核心商品通胀,但考虑到就业市场后续或有所放缓,我们维持联储9月和12月两次降息的判断。6月CPI数据显示进口依赖度高的商品通胀已经有所回升,证伪了海外出口商降价,关税不传导的说法。考虑到5月美国加权进口关税税率仅为8.7%,且部分企业通过消耗库存推迟了价格的传导,往前看,我们预计关税对通胀的传导将进一步显现,短期或推高美国通胀。纽约联储的调查也佐证,88%的制造业企业以及82%服务业企业选择在3个月内将关税传导至消费者。6月联储FOMC记者会上,鲍威尔表态称,联储需要在暑期观察关税影响,通胀的回升或已在联储的预期之内。
5. 华泰证券:券商半年报业绩高增,把握修复机会
华泰证券研报称,7月以来券商股密集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已公告的27家中,大券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集中在50%—80%,中小券商多集中在50%—120%,部分实现1000%以上增幅(有一定的低基数影响)。财富管理、投资交易、投行是核心增量,反映上半年权益市场景气度提升,成交额和投行融资额同比增长强劲。展望下半年,权益市场在“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基调下有支撑,7月以来交投延续高景气度,香港IPO市场持续回暖,为券商营造良好经营环境。当前板块低估低配,把握券商股修复机会。
6. 中信证券:看好储能行业投资价值
中信证券表示,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储能容量电价机制逐步确立,国内储能项目投资确定性将显著增强,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在容量电价考核机制设计下,储能项目运行稳定性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提升业主对储能电芯、系统质量的要求,促进行业竞争格局优化。我们看好储能行业投资价值,重点推荐储能产业链电芯、PCS、系统集成等环节的头部厂商。
7. 中信证券:预计英伟达未来可能会推出满足出口限制要求的B30等系列芯片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7月15日,英伟达称将恢复H20芯片在中国的销售。2025年4月16日,受美国政府要求,该芯片被禁止向中国等地区出售。H20芯片是在2023年10月美国BIS芯片管制政策下英伟达经调整设计后的产品,在峰值算力等指标上进行大量阉割,但在软件生态、集群互连等方面仍具备优势。同时,中信证券预计英伟达未来可能会推出满足出口限制要求的B30等系列芯片。中信证券预计下游客户有望继续采购英伟达相关芯片以满足人工智能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