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花旗:如果增长保持韧劲、物价出现改善,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会进一步增加
花旗发布2025下半年国内宏观经济展望,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认为,在继续巩固实际增长势能的同时,下半年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着力名义增长修复。如果增长保持韧劲、物价出现改善,那么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会进一步增加。出口方面,余向荣表示,预计下半年出口随着基数抬高会有所放缓,但是不会崩塌。全年出口能实现中个位数正增长,与年初悲观的市场预测形成鲜明对比。余向荣表示,近期内需增长动能边际走弱,内外需分化有所加剧。他认为,大规模刺激并非政策选项,但增量政策有望加快落地,政策执行亦会提速。在供应端,则可重点关注中央财经委关于“反内卷”部署在行业层面的实质性动作。
2. 德银:关税成本由美国人自己承担,美元面临下行压力
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George Saravelos写道,由于美国人承受了关税成本的冲击,美元面临下行压力。Saravelos指出,如果由外国承担关税成本,其销售价格应当下降,但除个别情况外并未出现这一趋势。不过他还称,由于美国通胀仍受控,主要承担关税成本的并非消费者,而是进口商。Saravelos表示:“既然关税成本主要由美国承担,这就成为美元的又一利空因素。”
3. 荷兰国际:英国财政隐忧拖累英镑走低
荷兰国际集团外汇策略师Francesco Pesole在报告中指出,英镑兑欧元近期贬值可能反映出市场对英国财政状况的担忧,以及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增强。周二数据显示英国6月政府借款增至207亿英镑,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这一财政恶化态势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忧虑。Pesole表示,虽然今日的数据未对英镑造成显著冲击,但确实提高了英国政府今秋出台增税措施的可能性,这将限制英镑的上涨空间。
4. 潘森宏观:英国公共财政数据恶化,秋季预算或现增税措施
潘森宏观经济研究所首席英国经济学家Rob Wood指出,6月英国公共部门净借款数据逊于预期,增加了秋季预算中出台增税措施的可能性。数据显示,6月公共部门净借款达207亿英镑,较2024年同期的141亿英镑显著增长,也远超《华尔街日报》调查经济学家预期的188亿英镑。Wood称,财政大臣里夫斯或需在秋季预算中通过增税或削减支出筹集逾200亿英镑资金,方能维持其有限的财政缓冲空间。
5. 凯投宏观:特朗普的关税难以为美国制造业带来重大复兴
凯投宏观的分析师Thomas Rya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尽管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关税旨在提振国内制造业,但制造业不太可能大幅回归美国经济。Ryan说,关税可能在某些领域支持有限的回流生产,例如医药和汽车行业,因为这些领域的大部分进口来自加拿大或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其劳动力成本并不比美国低很多。但在纺织和机械等行业,美国企业面临的是发展中国家低薪工人的竞争。他还说,美国在许多行业也面临熟练劳动力短缺的问题。Ryan表示,任何工厂就业岗位的增加都代表着政府的政治胜利,但制造业看起来仍将是整个美国经济中很小的一部分。
6. 盛宝银行:美日贸易协议5500亿美元投资是政治秀,特朗普将着眼别处
新加坡盛宝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查鲁•查纳纳:对谈判有所突破的预期很低,所以特朗普的声明带来了一个温和的上行惊喜——为日本股市提供了短期的解脱。关税从之前的25%降至15%,这是有意义的,应该会提振出口驱动行业的情绪,即使细则,尤其是汽车方面的细则仍然至关重要。市场将在很大程度上把55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新闻视为政治舞台,而不是可交易的催化剂。从战略上讲,该协议使日本可以避免关税立即升级,而特朗普的注意力则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7. 道明证券:特朗普要求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可能进一步动摇日本脆弱的政治局势
道明证券亚太区高级利率策略师Prashant Newnaha表示,市场将美日达成贸易协议视为意外利好,原因有二:其一,自民党失去参议院多数席位后,外界原本预期贸易谈判将推迟;其二,15%的关税水平低于特朗普4月及本月早些时候威胁征收的24%-25%。但该协议的一个潜在隐患在于特朗普要求日本向美国农产品开放市场。这一要求可能在落实过程中面临重大政治阻力,并进一步动摇日本本已脆弱的政治局势。
8. 华侨银行:尽管面临政治压力,美联储本月料将按兵不动
华侨银行经济学家Vasu Menon指出,尽管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压,美联储本月仍不太可能启动降息。但其强调,未来数月美国通胀及经济表现将成为关键决策依据。“期货市场定价显示,交易员虽不预期本月会降息,但预计2024年底前将有一至两次降息,2025年将进一步宽松,”Menon表示。根据其预测,未来12个月内美联储可能累计降息四次。
国内
1. 中信建投:可控核聚变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预计将对产业链产生积极影响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上交所举办可控核聚变产业沙龙,国内首台商业直线型聚变装置成功点亮等离子体,我国可控核聚变产业多条技术路线齐头并进,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项目融资的持续开展、政策层面重视程度的持续提升,我国可控核聚变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目前相关项目的招标采购正在加速开展,预计将对产业链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托卡马克技术路线,建议关注超导带材/磁体、堆内构件、结构件、电源系统、辅助加热系统等环节相关上市公司,对于Z-FFR及FRC技术路线,建议关注电源系统环节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相关上市公司。
2. 中信建投:测算“十五五”期间年均煤电装机容量需求60-80GW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新能源大发展需要能支撑起其有效装机的容量资源,主要以火电、水电、核电和储能为主,当前形势下安全冗余容量一再降低,推进可控电源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据测算,“十五五”期间年均煤电装机容量需求60-80GW,与当前市场预期30-40GW装机预期有较大差异。可控有效容量的建设相关设备公司带来业绩弹性。
3. 中信证券:长期继续推荐动力煤红利龙头
中信证券表示,在煤价逐步回暖的背景下,供给侧政策预期再度催化板块情绪。预计在供给、需求预期共振的背景下,板块或迎来新一轮机会。若后续供给端政策、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叠加,板块上涨的幅度和持续性都有望超预期。短期推荐低估值、业绩弹性较高的中等市值公司,长期继续推荐动力煤红利龙头。
4. 中信证券:预计2026年西藏区内水泥需求量将增加25-30%
中信证券表示,西藏水泥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具备极强的区域性,在西藏基建持续开发及水电工程大力推进的背景下,区内水泥需求逆势增长。我们测算在水电工程的带动下,2026年西藏区内水泥需求量将增加25-30%。凭借西藏独特的区域优势及高集中度的市场格局,在西藏布局的水泥公司有望受益。
5. 中信证券:短期波动期过后,预计银行板块三季度仍将延续上行格局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二季度,受益于市场避险情绪上升、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指导等资金面利好,银行板块持续保持较高景气度。虽然部分银行一季报业绩不及预期带来小幅扰动,但季度维度看,银行板块相对收益明显,板块高景气表现下,银行股占主动型基金重仓股比例较上季度末明显提升0.87ppt,达到2021年Q1之后的新高。板块投资上,短期市场资金面博弈情绪加强,且板块间调仓行为加剧,银行股波动有所加大。拉长时间看,由于净资产重估逻辑尚未充分演绎,短期波动期过后,预计银行板块三季度仍将延续上行格局。
6. 华泰证券:反内卷搭台,金属机遇不断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国内反内卷不断加码,叠加近期海外财政货币双宽松的氛围等,金属板块整体表现较佳:多晶硅价格成功持续修复,给予市场较大的信心,目前已外溢至碳酸锂和氧化铝。锂、钴、稀土从成本角度均已寻到价格底部,近期还有独立因素推波助澜触发价格上涨:锂基于矿权审核趋严、钴基于刚果金出口禁令、稀土是战略性提升与短缺预期共振。基本金属上涨行情中,铝的关注点是红利、铜的关注点是成长性;此外建议关注加工板块。钢铁交易逻辑或从炉料让利为主转向供给收缩与炉料下跌共同改善行业景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