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贝莱德: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启动降息,甚至存在降息50个基点的合理依据
数周以来,投资者持续涌入互换合约、期权和直接做多美债的交易,押注的就是通胀放缓将允许美联储在未来数月内下调借贷成本。这一观点在周二获得初步验证:7月通胀数据公布后,短期美债收益率应声下跌,而互换合约交易员将9月降息概率推高至90%。 更引人注目的是,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幅度超过25个基点的押注也在升温。交易员们当天向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相关头寸追加了约200万美元权利金,这类头寸将从超预期降息中获利。 “今日(周二)通胀数据虽比前几个月略强,但远低于许多人的担忧水平,”贝莱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里克·里德尔(RickRieder)在研报中表示,“因此我们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启动降息,甚至存在降息50个基点的合理依据。” 此外,高盛交易和研究团队此前曾表示,市场低估了美联储9月份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
2. 巴克莱:美联储新理事米兰可能是美联储主席的黑马人选
巴克莱银行公共政策高级研究分析师迈克尔·麦克莱恩指出,特朗普提名接替库格勒的斯蒂芬·米兰可能成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黑马人选。如果得到参议院的批准,米兰可能会在任期届满后无限期留任。特朗普本可以让库格勒的席位空缺,但他却选择迅速提名米兰,这显然在为其铺路。米兰深得特朗普信任,始终坚定支持总统及其政策。此外,包括格林斯潘、伯南克和耶伦在内的多位前美联储主席,都曾担任过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而且与其他候选人相比,米兰将拥有货币政策发言权和FOMC投票权这些优势。
3. 野村证券:美联储明年3月前或将三连降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在CPI数据发布后,美联储或将在9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启动降息周期,首次下调幅度为25个基点,随后于12月和次年3月各实施一次同等幅度降息。尽管当前市场分析师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预期中值显示,未来三个月存在25个基点的降息空间,但机构间对具体操作时点的判断仍存分歧,野村等部分投行认为实际政策调整可能延后至今年末。
4. 荷兰国际:即使通胀超预期,美元亦不可能持续上涨
荷兰国际集团的分析师Francesco Pesole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今日晚些时候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可能超过预期,但美元的任何涨幅可能都是短暂的。他表示,劳动力市场数据比通胀数据更有影响力,因为人们认为关税引发的价格冲击是暂时的,而且最新的非农就业报告已大幅向下修正。他说,如果通胀高于预期,但伴随着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恶化,仍然可能符合美联储在九月降息的预期。这意味着高于预期的通胀不太可能导致美元持续上涨。荷兰国际预计,7月份核心通胀率将环比上升0.4%,高于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的0.3%。
5. 荷兰国际:若美俄峰会未能取得进展,欧元可能会下跌
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Francesco Pesole在一份报告中说,如果周五的美俄峰会未能在解决俄乌冲突方面取得任何进展,欧元可能会下跌。他表示,有关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举行会晤的新闻头条继续对欧元造成轻微影响。Pesole指出,如果峰会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欧元将面临跌破1.1500的风险。
国内
1. 中金:核心通胀反弹或加剧美联储内部分歧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美国7月核心CPI季调环比上涨0.3%,同比由2.9%反弹至3.1%,高于市场预期;整体CPI环比上涨0.2%,同比维持在2.7%,略低于预期。从分项来看,7月通胀呈现商品温和,服务反弹的特征:关税成本仍在向零售端传导,但也有部分价格出现回落。一些此前下跌的服务价格转为上涨,增加了通胀的粘性。我们维持此前判断,美国通胀将进入一轮结构性上行阶段。对美联储而言,核心CPI并未朝着2%目标收敛,而是重回3%以上,与目标越来越远。这可能加大美联储内部分歧,使其难以就政策决议形成共识。货币政策路径的变数将大大提升,市场波动将加剧。
2. 中金:全球领先水平大模型有望进入密集发布期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在“DeepSeek创新热”过后,我们看到全球各大模型厂商在2Q25正以更快的节奏将更强能力的产品推向市场;用户侧,token的加速消耗也推动着算力需求持续提升。3Q25,随着备受关注的GPT-5问世,我们认为全球领先水平大模型有望进入密集发布期,进而撬动市场情绪步入新的焦点时刻,我们再次重申对算力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的看好。
3. 华泰证券:维持美联储9月首次降息、年内2次降息的判断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美国7月通胀数据显示关税对通胀的传导较为温和。根据Cavallo等研究显示,关税宣布后10-15周(3-4个月)商品价格上涨达到最大,关税的传导较为迅速,但是由于企业感知的需求偏弱,企业仅将50-60%关税压力传导给消费者,避免了通胀的更大幅度上行。往前看,由于8月美国对外关税有一定程度上升,我们预计关税仍可能继续温和推高核心通胀,但企业需求偏弱以及就业市场走弱对通胀的上行幅度构成制约,而需求放缓以及驱逐非法移民加速意味着三季度就业市场仍面临压力,因此我们维持9月首次降息、年内降息2次的判断。
4. 中信建投:两融余额破2万亿,运行活跃状态健康
中信建投研报称,A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仅次于2015年6月;但从规模占比和成交额占比来看,当前水平仅相当于2015年峰值的一半,资金面整体较为活跃,运行状态仍然健康。微观资金面方面,新成立偏股型基金146.3亿份,股票ETF净流入-36.8亿,其中金融地产、周期资源相关ETF净流入+28.4亿元、21.9亿元;2025年1-6月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7350亿元,在已经两年高增的基础上继续增长5.3%;两融资金净流入+287.7亿元,交易额占比10.1%,环比小幅回落;南向资金净流入+199.8亿元,今年以来净流入8395.0亿元。
5. 中信证券:预计美联储年内将连续降息三次每次25bps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美国7月通胀大致符合预期,关税继续温和推升物价、速度较上月稍放缓,服务通胀反弹,价格信号没有反映太多服务消费需求放缓的迹象。我们仍预计美国企业能向居民部门完成大部分关税成本的转嫁,更慢的转嫁速度可能意味着关税对物价更温和而更久的提振影响,不过租屋空置率的回升和劳动力需求的放缓意味着服务通胀前景较稳定。我们现在预计美联储年内将连续降息三次,每次25bps。
6. 中信证券:下半年我国出口仍有望实现2.5%的正增长
中信证券指出,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叠加贸易摩擦持续演绎,2015年以来我国企业出海诉求增加。内外部环境变化将引导中企出海进入2.0时代,一方面,出海仍是企业应对关税的重要方式,但转口贸易规范化、地域布局多元化是两大新趋势;另一方面,“走出去”也并非单一的应对之策,国产化率快速提升的高技术产品或可形成足够的价差优势应对关税影响,部分传统产品也可尝试国内梯度转移、改进技术以降本增效,并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市场。从宏观影响上看,我国企业出海的三大新趋势将对出口增速形成支撑,估算出海加速、技术进步和贸易多元化布局合计会形成3—5个百分点的出口拉动中枢,下半年我国出口仍有望实现2.5%的正增长。
7. 中信证券:展望8月份,半年报业绩期将是港股行情是否延续的重要节点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展望8月份,半年报业绩期将是港股行情是否延续的重要节点,结合政策方面“反内卷”的广泛影响与快速落地,预计短期市场可能由前期的流动性驱动转往业绩驱动与政策验证的共振阶段。随着市场焦点从“预期”转往“兑现”,业绩超预期、指引上修的个股有望继续受益;“反内卷”政策的边际变化也将成为对应行业定价的核心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