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猛烈批评,高盛经济学家梅里克(David Mericle)坚持其引发争议的预测,认为关税成本将开始冲击消费者钱包。
此前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帖炮轰高盛,暗示CEO所罗门(David Solomon)应该“换个经济学家”或考虑辞职。
但梅里克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尽管总统表示反对,该行仍对其研究结果充满信心。“我们坚持这项研究的结论,”他在《Squawk on the Street》节目中表示,“如果最新关税(如4月关税)遵循我们在2月看到的首批关税的相同模式,那么到今年秋季时,消费者将承担约三分之二的成本。”
特朗普的怒火源于高盛经济学家彭艾西(Elsie Peng)上周末发布的报告。该报告指出,虽然出口商和企业迄今吸收了特朗普大部分关税成本,但未来数月这种负担将转向消费者。彭艾西写道,高盛模型显示消费者最终将承担总成本的约三分之二。若预测成真,到年底时,美联储衡量通胀的关键指标——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物价指数将升至3.2%。6月该指数为2.8%,而美联储通胀目标为2%。
梅里克解释称:“如果你是受关税保护、免受外国竞争的美国生产企业,现在可以提价获利。所以这是我们的估算,实际上与许多其他经济学家的发现相当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梅里克认为特朗普仍可能获得其一直要求美联储实施的至少部分降息。
“我认为大部分影响尚未显现。我并不担心,和白宫及美联储官员一样,我们将这视为一次性价格水平效应,”他说,“这不至于对美联储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因为他们现在更需要担心劳动力市场,这将成为主导性考量。”
本周公布的CPI数据涨幅温和,加上7月非农就业报告疲软及前两月数据大幅下修,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剩余三次会议上均实施降息。
虽然高盛因预测关税将推高消费者通胀而遭受压力,但这种观点在华尔街绝非孤例。尽管投资者对相对温和的7月CPI报告表示欢迎,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通胀的最大冲击尚未到来。随着关税前囤积的库存耗尽、实际关税率上升及企业吸收成本意愿降低,消费者将在今年余下时间日益感受到压力。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费罗利(Michael Feroli)在报告中指出:“关税可能使GDP减少1%,并推升通胀1%-1.5%(部分影响已显现)。由于今年加征关税幅度远超战后美国任何时期,其对消费者价格的传导程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多数机构认为,随着关税政策明朗化及实际关税率从年初约3%升至约18%,价格至少将保持稳步上涨趋势,但存在一些例外。
瑞银高级经济学家罗斯(Brian Rose)写道:“随着关税开始传导至零售价格,核心通胀下行趋势似乎已被打破。我们预计随着企业转嫁成本,通胀将继续渐进上升,但放缓的住房通胀和捉襟见肘消费者的抵制应能部分抵消关税影响。”
无人预测通胀会失控,更多是预计月度涨幅在0.3%-0.5%。这足以将美联储关注的核心指标推至3%-3.5%区间。此外,无论通胀最终如何加速,预计都不会阻止美联储在2025年迄今按兵不动后开始降息。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市场恶化及通胀回升将是暂时性的判断,将为宽松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但短期内通胀上升可能抑制消费者支出并拖累今年余下时间的经济增长。摩根大通预计对GDP的冲击将“略低于1%”,其中三分之二来自消费。8月《蓝筹经济指标》(Blue Chip Economic Indicators)报告显示,华尔街领先经济学家预计下半年GDP平均增速仅0.85%,但较7月预测的0.75%有所上调,因部分最悲观预测者调整了观点,认为“关税制约效应将是暂时的,预计明年增长将显著改善”。
短期担忧包括8月29日“小额商品关税豁免”到期,该政策此前允许价值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进入美国,这可能尤其冲击零售商品。Pantheon Macroeconomics预测核心通胀将上升1个百分点,最终在年底达到3.5%。该机构称:“迄今仅约四分之一涨幅传导至消费者,因此未来数月核心商品价格很可能加速上涨。”
法国巴黎银行指出,预计涨价不仅限于商品,因近期调查“显示服务投入价格面临上行压力”。该行补充称:“美联储对通胀的主要担忧不在于具体水平,而更多在于粘性问题。因此7月CPI数据中核心服务价格意外走强,不算是令人信服的好消息。”
通胀粘性问题同样重要。克利夫兰联储的粘性价格CPI(包含房租、外出就餐、保险、家居用品等项目)已显示稳步上升,三个月年化率达3.8%,为2024年5月以来最高。而食品、能源和汽车零部件等弹性价格通胀则低得多。
PNC首席经济学家福彻(Gus Faucher)写道:“关税将导致未来数月通胀上升。随着7月核心CPI回升,以及企业将更高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未来数月核心PCE通胀将进一步偏离美联储目标。”
福彻表示,尽管多数机构预计降息路径将开启,但在劳动力市场疲软情况下,更高的通胀仍可能令政策制定者有所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