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大摩: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升至三年高位
随着市场氛围回暖,国际投行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显著升温。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表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已升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摩根士丹利研究团队认为,无论在指数投资还是在主题性机会方面,投资者的兴趣都维持在高位。近期与该行交流的投资者中,超过九成明确表示愿意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敞口,这是自2021年初以来未曾出现的比例。
2. 贝莱德:AI成全球投资主线,中国科技股估值修复受关注
贝莱德近日发布观点称,未来12个月内,AI驱动的大型美国科技股仍将是全球投资主线。不过,对于中国市场,贝莱德也释放出积极信号,认为中国科技股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关注。贝莱德智库中东及亚洲首席投资官庞文博表示,虽然整体对中国股市维持中性态度,但中国科技板块具备显著吸引力。一方面,中美科技股之间仍存在较大估值差距,另一方面,AI驱动的产业成长逻辑在中国同样适用,这为中国科技股提供了进一步估值修复的空间。庞文博指出,中国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工程师资源丰富、政府大力支持“国产替代”、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畅通,尤其是在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自主可控”的产业潜能日益凸显。此外,当前国内处于低利率环境,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倾向将资金投入具有长期成长性的科技股,这也有助于市场信心修复。
3. 道明证券:美CPI将主导欧元/美元走势
道明证券策略师在报告中表示,美国CPI通胀数据更可能触发欧元兑美元EUR/USD的反应,而非欧洲央行利率决议。策略师称,欧洲央行料将维持存款利率在2.0%不变,这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可能会表示在美欧达成贸易协议后,不确定性有所下降,但仍将强调未来决策将逐次会议、依赖数据的方式。道明证券策略师称:“美国CPI将是外汇市场的更大驱动因素。我们对美元因更强劲的报告和通胀传导迹象而走强持谨慎态度。”
4. 花旗:不认为美国会陷入衰退,看好中东未来十年增长
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弗雷泽表示,随着美国企业从更清晰的政策信号中重拾信心,并购活动正出现反弹,同时美国似乎不太可能陷入衰退。不过她也提醒,该行正在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并称“并非一切都一片向好”,但她仍预计美国能够避免衰退。弗雷泽对中东地区也持乐观态度,她预测,在投资流入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推动下,该地区将迎来十年的强劲增长。海湾国家已在国内外投入数十亿美元,致力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吸引了包括花旗在内的全球金融机构。近年来,花旗是众多在海湾地区扩大业务布局的国际银行之一。杰富瑞金融集团、拉扎德公司等也在该地区招聘人员或开设新办事处。今年早些时候,摩根大通表示计划在未来几年为其中东地区的业务新增100多名员工。
5. 惠誉: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美国经济出现放缓
惠誉周二上调了全球GDP增长预期,同时指出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放缓。然而,与去年的数据相比,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料将从去年的2.9%降至2.4%,明年预计将进一步放缓至2.3%,到2027年将增长2.6%。此外,惠誉表示,在一系列声明之后,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有所下降。然而,首席经济学家Brian Coulton指出:“对美国关税上调的更清晰认知,并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关税仍然巨大,并将削弱全球增长。而美国经济放缓的迹象现已出现在硬数据中,而不仅仅是情绪调查。”惠誉指出,关税增加导致的通胀上升是“温和的”,但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加速。“更高的通胀将抑制实际工资增长,并给美国消费者支出带来压力,美国消费者支出在2025年已明显放缓。”与此同时,美国就业增长“明显”放缓,就业市场的疲软应该会说服美联储比之前预期的更快地降息。惠誉目前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和12月的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明年还将降息三次。
6. 富国银行:预计美联储将在2026年中前降息五次
富国银行预计,美联储将在2026年年中之前降息五次,每次25个基点。该行预计未来三次会议将连续降息,到年底将利率降至3.50%—3.75%,随后在2026年3月和6月再降息两次,将利率区间降至3.00%—3.25%。这一前景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疲软,8月份平均就业岗位仅增长2.9万个,失业率升至4.3%。通胀仍是一个挑战,核心PCE同比增长2.9%,但富国银行指出,通胀预期保持稳定。该银行将明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提高到35%,但预计未来几年经济增长将更加强劲,预计随着财政刺激和降息措施生效,2026年GDP增长率将达到2.4%。
国内
1. 中信证券:看好2025-27年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苹果在2025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iPhone17系列、AirPodsPro3及AppleWatchSeries11产品。我们认为iPhoneAir机型、手表血压检测、耳机AI实时翻译功能为本次新品的核心亮点。此外我们还看到,苹果在iPhone新机上仍采取了相对稳健的定价策略,全线256GB起步,在产品规格有所升级的同时起售价与前代产品保持一致。我们看好2025-27年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建议重点关注有苹果业务贡献基础业绩,同时卡位折叠屏、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领域的公司。
2. 中信证券:医药板块上涨主升浪有望中长期持续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的走势还远没有结束,上涨主升浪还有望中长期持续。建议横向维度上,下半年继续围绕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三个领域进行布局,尤其关注业绩可以兑现的内需确定性强的板块龙头。
3. 中信证券:预计猪周期错位效应将于9月渐次减弱,助力后续CPI同比读数改善
中信证券预计,中性情景下,2025年三季度、四季度PPI同比将分别录得-2.9%、-2.0%。“猪周期错位”导致CPI同比读数大幅下滑至-0.4%,8月猪肉价格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读数于4月开启上行通道,其中金饰品和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耐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尤为显著。向后看,预计猪周期错位效应将于9月渐次减弱,助力后续CPI同比读数改善,2025年四季度的CPI同比有望出现明显回升。预计中性情景下,年底CPI同比读数最高点或有望回升至1.0%附近。
4. 华泰证券: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下游制品或率先复苏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8月末CCPI-原油价差约480,处于2012年以来30%以下分位数,全球宏观局势延续博弈致油价高位波动,且下游多数化工品进入需求淡季,致化工品价差仍处于较低水平。8月提价产品主要系供给偏紧和海外需求较好的品种,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盈利已处底部,在“反内卷”等政策引导下,供给侧有望加快调整,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中长期而言,伴随欧美高能耗装置退出、亚非拉地区经济增长等需求增量驱动下,出海/出口成为国内化工行业的重要增长引擎;行业资本开支增速自2025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供给侧加快调整下2025年下半年或迎复苏起点,成本减压及需求改善的下游环节或率先复苏。
5. 国盛证券:种子行业向转基因,耐密高产方向转型
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我国确立“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新的国家粮食安全观。近10年来,我国在耐密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方面也取得显著的成绩,一些龙头种企品种在近几年也表现优异。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背景下板块自主可控主题凸显,其次种业振兴政策+转基因变化带来行业扩容,格局大幅优化,关注在转基因方向及耐密高产品种方向拥有优势的龙头公司。
6. 国联民生:行业景气改善&估值有优势建议重点关注水泥龙头
国联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水泥行业景气度持续改善的态势正逐步形成,企业盈利弹性逐步释放,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附近。另一方面,主要水泥企业PB亦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建议更多关注政策/行业/企业多方面积极变化。政策方面建议关注支撑供给持续出清的后续相关内容;行业层面关注企业区域协同、行业兼并购优化供给格局等;企业方面关注新业务/出海方面布局进展及重要增量贡献。建议重视区域水泥龙头及具备市场领导力的央国企水泥企业。
7. 兴业证券:多晶硅价格或成为反内卷效果风向标,静待后续事件催化
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光伏行业有望因“反内卷”迎来供需拐点,重点关注周期属性较强的多晶硅料及光伏玻璃环节。行业技术进步持续推进,逐步积累以形成代际差距。若本轮硅料环节供给侧改革成功落地,下游环节有望传导成本压力并顺势盈利修复。风光配储刚性需求、成本下降带动经济性提升、政策过渡期鼓励装机三大因素推动储能订单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