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关于美联储政治化的辩论大多集中在其利率决策的独立性上。但美联储的工具箱里有一件对全球金融稳定影响更大的“法宝”正重获关注:美元互换协议。
这些是美联储在2008年和2020年等危机时期向其他央行开放的美元流动性管道,堪称全球金融体系的“急救输血系统”。当世界急需美元时,美联储便扮演最终贷款人角色来维持系统运转。这曾是毋庸置疑的机制设计,也是市场的普遍期待。
美联储与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和加拿大央行这五大央行设有常备互换协议。而曾向巴西、澳大利亚等九国开放的临时协议早已关闭。
这项工具过去几乎从不引发争议,它是防止全球危机时金融条件急剧恶化、美元荒失控的核心保障。
但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如同其他经济惯例,这一机制的“纯洁性”受到挑战。它正逐渐从金融工具蜕变为地缘政治杠杆。
受特朗普政府影响的美联储,还会在危机中无条件向外国央行输送美元吗?路透社财经记者Jamie McGeever表示,答案可能是“选择性救助”。当前美韩、美阿关系就是最佳观察窗。
韩国虽在7月与美国达成初步贸易协议,却因协议中3500亿美元投资包涉及外汇条款迟迟不敢签字。韩国央行理事一直表示:“外汇互换是高阶政治议题,与经济无关。”总统李在明更警告,若无货币互换等保障,韩国可能重蹈1997年金融危机。
与此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对阿根廷承诺“所有选项”都已就位,包括货币互换。他强调对特朗普在拉美头号盟友米莱的支持将“强力而大规模”。
对比鲜明的是,美国对贸易顺差660亿美元的第六大贸易伙伴韩国步步紧逼,而对阿根廷却不惜动用财政部外汇稳定基金提供后备方案。
压力不仅限于新兴市场。英国央行和欧央行已要求商业银行评估压力时期美元需求,提前谋划若失去美联储支持的应对方案。
尽管美银报告强调“只有FOMC或国会有权修改互换协议,行政部门无权干涉”,但现实是白宫正通过多路径施压:既要大幅降息,又试图撤换美联储理事,更安插亲信进入理事会。
德银3月报告点破玄机:政府虽无直接管辖权,但可通过“道德劝说与人事任命”施加影响。
肯尼迪商学院研究进一步揭露,2008年和2020年互换协议发放背后,始终存在政治联盟的隐形筛选机制。论文作者指出:“实证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后,与美国的政治亲密度直接决定获取互换协议的概率与优先级。”
种种迹象表明,这件本用于守护全球金融稳定的“美联储神器”,正被一步步拖入政治博弈的漩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