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美银调查:做多黄金取代做多美股七巨头成最拥挤交易
美国银行10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多数投资者认为“做多黄金”已成为市场上最拥挤的交易。共有43%的受访投资者将“做多黄金”列为最拥挤交易,超过了“做多七巨头”的39%。调查还显示,39%的投资者称其当前黄金头寸接近0%,19%配置约2%,16%配置约4%。根据统计,黄金的加权平均配置比例仅为2.4%。
2. 美银调查:全球衰退担忧降至两年半低点
美国银行10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全球经济衰退担忧降至自2022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调查同时显示,投资者的增长乐观情绪出现自2020年10月以来最大六个月升幅。有33%的受访投资者预计出现“无着陆”情景(即经济增长与通胀同时保持强劲),为八个月新高,9月该比例为18%。预计“软着陆”的投资者比例降至六个月低点,仅54%,较9月的67%明显下降。预计“硬着陆”的比例则从9月的10%降至8%。
3. 摩根大通:在投资组合中持有黄金是“半理性”的选择
摩根大通CEO戴蒙表示,他认为持有黄金存在一定的逻辑性,但他拒绝评论黄金在经历历史性大涨之后是否被高估。戴蒙说:“我不是一个黄金买家——持有它的成本是4%。但在像目前这样的环境中,它的价格很容易涨到5000美元、1万美元。这是我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觉得在投资组合中持有一些黄金是‘半合理’的。”戴蒙补充说:“资产价格普遍偏高”,并指出“在我心里,这几乎涉及到所有资产类别。”上周,对冲基金公司Citadel创办人格里芬表示,投资者开始认为黄金比美元更安全,并称这一发展“确实令人担忧”。
4. 摩根大通:鲍威尔没有为10月降息“打太极”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最新讲话“巩固了进一步降息的预期,将从10月28日至29日的下一次会议开始”。费罗利指出,市场原本就相当确信美联储倾向于放松政策,但鲍威尔的措辞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模糊空间。他说:“虽然几乎没有人怀疑美联储将在下次会议上降息,但今天的讲话是对这一预期的强烈确认。”鲍威尔的讲话进一步强化了投资者的信念,即在一系列通胀和劳动力市场数据走软之后,美联储正准备再次下调利率,从而巩固了市场对10月底降息的押注。
5. 瑞士睿盛银行:对美国体制的信心减弱是美元走软的主要原因
瑞士睿盛银行表示,美国信心减弱是美元走软的主要原因。该行指出,在特朗普政府执政下,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中央机构独立性正在被削弱,导致外汇市场上的怀疑情绪日益增长。该行指出,尽管法国正陷入持续的政治危机,美元兑欧元依然疲软。该行表示,“虽然可以认为货币宽松政策对美元造成了压力,但这一解释并不充分。”该行补充称美元的疲势短期内不太可能消失。
6. 荷兰国际:英国薪资增速放缓与失业上升支持进一步降息
荷兰国际银行经济学家James Smith在报告中表示,英国工资增长放缓及失业率小幅上升,为继续降息提供了理由。“就在英国央行准备放缓降息步伐之际,最新的就业报告显示,其任务尚未完成。”他指出,长期以来令英国央行头疼的私营部门薪资增长终于出现更明显的回落迹象。虽然这一趋势已被纳入英国央行的预测,但近年来实际工资增速始终高于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Smith表示,12月降息的可能性存在,不过目前来看,英国央行更可能在明年2月采取行动。
7. 渣打银行:欧美汇率或在2026年中跌至1.13
根据渣打银行的一份报告,如果市场对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的预期升温,未来数月欧元可能走弱。该行策略师表示,尽管欧洲央行已转向宽松立场,但市场可能定价欧洲央行最早在12月再次降息,尤其是在通胀持续低于2%的目标时。该行补充称,如果价格压力依然低迷,2026年可能还会出现额外的降息。除货币政策外,欧元还面临其他阻力,包括美国关税威胁欧元区出口和增长,以及法国的政治不确定性、德国财政拨款因官僚程序而放缓等内部挑战。渣打预计,到2026年第二季度,欧元兑美元EUR/USD将从目前接近1.17的水平下跌至1.13,因增长担忧和政策分化持续施压。
8. 渣打银行:英镑下行空间有限,市场已消化负面预期
渣打银行策略师在报告中表示,随着市场已提前消化不利因素,英镑在11月英国秋季预算公布前的下行空间有限。英国的财政担忧“仍未消除”,但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自9月初以来,英镑的净空头仓位(即押注英镑下跌的头寸)已有所减少,这可能反映出市场对“做空英镑”主题的疲态。
9. 凯投宏观:日本的政治不确定性不太可能对该国的债券和股市造成拖累
凯投宏观亚太市场主管Thomas Mathews在报告中表示,日本的政治不确定性不太可能对该国的债券和股市造成拖累,甚至可能带来短期提振。尽管长期执政联盟自民党与公明党分裂,但市场基本无动于衷。Mathews指出,投资者可能预计这场动荡将是短暂的,且新当选的自民党党首高市早苗最终会出任首相——这也是凯投宏观的基本情境预期。他补充说,虽然若政策不确定性持续下去,可能会削弱市场对日本资产的兴趣,但最终仍取决于经济方面受到的影响。然而,如果政府更加分裂,可能在长期上带来风险——尤其是在阻碍了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的公司治理改革的情况下。
国内
1. 东方金诚:央行的操作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今日晚间央行公告将于10月1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据相关统计,10月份将有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此次操作意味着,截至15日,当月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1000亿元。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本月进行的第二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已开展11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第五个月开展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一方面有助于满足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需求,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另一方面释放了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新华社)
2. 华泰证券:现在是把握券商板块战略性修复机会的关键时期
华泰证券重申券商板块战略配置机会,基于政策、资金、业绩和估值等多重因素共振。资本市场正经历自上而下的深刻改革,迈入投融资共同发展新阶段。低利率环境下,机构和居民资金加速向权益市场迁移,持续带来增量资金。伴随市场扩容及活跃度提升,券商各项业务迈上新台阶,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但板块估值仍处相对低位,华泰证券认为现在是把握券商板块战略性修复机会的关键时期。标的选择关注:1.港股估值更优、且流通盘更小;2.具备估值性价比的A股龙头;3.特色中小券商。
3. 华泰证券:化工行业9月“旺季不旺”,26年景气或上行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9月行业整体价差仍偏弱,中游复苏渐进。25年9月末CCPI-原料价差为2439,处于2012年以来30%以下分位数,受下游需求整体偏弱影响,行业“旺季不旺”特点明显,多数化工品价格表现仍相对弱势。9月提价产品主要系供给端降负和海外需求较好的品种,我们认为近年来行业盈利已处底部,在反内卷等政策引导下,供给侧有望加快调整,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
4. 中信证券:股息率重回吸引力区间,重视Q4红利布局
中信证券研报称,复盘历史,2025Q4或成为红利股底部布局、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时点之一,目前基本面悲观预期或已充分反映,且A股高速公路龙头重新回到5%左右的股息率 ,关注估值筑底后风格切换以及增量资金稳健配置需求带来的布局机会。
5. 中信证券:短期需重点关注OpenAI产品&货币化进展等
中信证券研报称,OpenAI近期签署系列巨额AI算力订单,推动美股相关股票价格进一步上行,但市场分歧、担忧亦开始明显增多,并体现在OpenAI需求真实性、订单履约能力,行业循环融资、债务融资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以及AI产业投资当下仍显脆弱的ROI等。我们判断,在当下有利宏观环境支撑下,叠加强劲的微观供应链数据,以及AI战略重要性带来的科技巨头FOMO心理,美股AI CAPEX叙事短期仍将大概率延续,但短期AI技术、宏观预期的高度不可预测性,亦使得乐观市场情绪存在随时反转的可能。在策略上,我们仍建议遵从“边走边看”的逻辑,并紧密关注宏观预期、科技巨头指引、AI产业进展等核心变量,短期需重点关注:OpenAI产品&货币化进展、Gemini 3.0发布、美股软件+AI货币化指引、科技巨头Q4财报、美联储降息节奏等。
6. 中信建投:非车险“报行合一”出台有望推动业务费用率优化看好头部险企市场份额提升
中信建投指出,10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按照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非车险领域经营不规范、非理性竞争等问题,重点在优化考核机制、规范产品开发使用、规范保费收入管理、强化市场行为监管、推动改进非车险承保理赔服务、发挥行业组织支撑服务作用六个方面强化要求,能够有效促进非车险业务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提供更加充分有效的保险保障。“报行合一”在非车险领域的实施有望推动非车险业务费用率优化、承保盈利水平有望改善。头部财险公司凭借其在品牌、风控、规模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而有望相对受益,看好头部险企市场份额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