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AMZN.O)最新的全球裁员应为印度敲响警钟。对于面对全球最大年轻人口的政策制定者而言,人工智能(AI)突然成了一个非常真实的威胁,涉及到就业、工资和白领职业的未来。
这家电子商务和云服务巨头裁减全球14,000个企业职位,可能不会对其庞大的印度员工队伍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裁员涉及的职业类型:生成型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影响的不仅仅是入门级的计算机编程工作。
像班加罗尔和海得拉巴这样的外包中心已经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压力。据当地媒体报道,亚马逊的裁员可能波及到金融、营销、人力资源和技术类员工。这将使更多行业受到警告,并验证了越来越多学术研究的观点。
在对近200年的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变革数据进行分析后,西北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金融学者得出结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可能更有利于那些低学历、低薪酬且男性占主导的职业,如建筑和运输行业。
这一结论将是对以往创新如何影响劳动力需求的显著改变。正如HubenLiu和他的合著者所解释的那样,直到1980年代的IT革命,大多数自动化进步是取代了手工劳动,同时支持了认知任务。以IrvingColburn在20世纪初发明的窗玻璃吹制替代机为例,吹玻璃工人的工资下降了40%。在一代人之内,机械化使得一类手工业者退出了市场。
相比之下,1970年代电子计算器的出现帮助了会计师和审计员提高了生产力,但并没有取代他们。服务行业(如金融和医疗)的倾斜有利于女性,20世纪的创新减轻了家庭劳动的负担,从而促进了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改进逐渐走向全球,但如今,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可能会出现倒退。研究人员表示,随着实施人工智能的资本成本预计每年下降,那些不需要至少五年特定职业准备的认知任务,将面临自动化的威胁,其中包括许多入门级工作,如华尔街公司分析财务报表的职位。
20世纪初机械化生产的玻璃对女性并未造成太大伤害。在当时的自动化边缘,女性几乎没有在美国玻璃工业中担任其中的53,000个职位,雇主更倾向于雇佣男性。(1900年,玻璃工业中的儿童员工是女性的两倍。)但如果现在被Lilli——麦肯锡公司研发的专有人工智能工具替代,来编写客户提案和制作幻灯片,那无疑会让人感到不满,尤其是因为这个工具以麦肯锡公司1945年聘用的第一位女性职业经理人的名字命名。
这一切可能对印度3.75亿介于10到24岁之间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特别沉重的打击。城市中的青年失业率高达18.5%,令人警觉。年轻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低至不到22%。随着企业大规模采用人工智能工具,局势可能变得更加复杂。在另一篇论文中,伦敦经济学院教授LuisGaricano和他的合著者探讨了一个现实场景:如果人工智能取代了入门级的繁重工作,哪个雇主还会愿意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培训?他们如何从低薪职位晋升到高薪职位?
人工智能或许还会通过创造一些当前并不存在的新任务而给我们带来惊喜。年轻人也可能投资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培训。但如果亚马逊的例子能提供任何启示,受教育程度较高、薪酬更高且女性比例较大的职业确实面临较高的技术风险。
这并不是印度劳动市场的第一次冲击。早在18世纪初,印度的棉纺工和织布工曾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但他们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遭受了巨大打击。当印度经济努力从低中收入迈向中高收入时,人工智能正在威胁其最大的优势:相较于其他迅速老龄化的国家,印度的年轻人口优势。
应对人工智能的正确方法应当软硬兼施。全球前20名的大型语言模型中,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这清楚表明印度在基础研究方面做得还不够。这必须改变。政府还需要对外包公司采取强硬态度,要求它们停止股票回购,转而投资于有意义的人工智能项目,而不仅仅是数据中心建设。
最后,更广泛的企业部门应当获得慷慨的研发税收减免。制药公司应当被鼓励利用人工智能发现新分子,而不是仅仅生产那些在西方专利过期后的仿制药。
接下来的四分之一世纪为印度这一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提供了在老龄化之前致富的机会。如果在300年内第二次因为技术变革而失利,那对印度乃至全球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结果。亚马逊的裁员是煤矿中的金丝雀,警示着未来的劳动力市场。现在是行动的时候了,赶在白领工作的前景变得更加严峻之前。